[發明專利]具有最佳鍺分布的硅鍺雙級晶體管有效
| 申請號: | 01803892.1 | 申請日: | 2001-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395745A | 公開(公告)日: | 2003-02-05 |
| 發明(設計)人: | W·克賴恩;R·拉奇納;W·莫爾齊 | 申請(專利權)人: | 因芬尼昂技術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9/737 | 分類號: | H01L29/737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天正,張志醒 |
| 地址: | 德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最佳 分布 硅鍺雙級 晶體管 | ||
1.硅-鍺雙極晶體管,其中,在硅襯底(7)內形成第一n摻雜發射極區1和與其相接的第二p摻雜的基極區(2)和與其相接的第三n摻雜的集電極區(3),在發射極區(1)和基極區(2)之間形成第一空間電荷區(4),以及在基極區(2)和集電極區(3)之間形成第二空間電荷區(5),其中,基極區(2)和相鄰的發射極區(1)的邊緣區與鍺形成合金,發射極區(1)的鍺濃度(6)朝基極區(2)方向上升,第一空間電荷區(4)所在的結區內的鍺濃度比發射區(1)稍微強烈地上升或下降,而基極區(2)內的鍺濃度(6)比結區首先更強烈地上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硅-鍺雙極晶體管,其中,第一空間電荷區(4)所在的結區內的鍺濃度(6)是常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硅-鍺雙極晶體管,其中,第一空間電荷區(4)所在的結區內的鍺濃度(6)線性下降。
4.根據權利要求1到3所述的硅-鍺雙極晶體管,其中,發射極區(1)和集電極區(3)被p摻雜,而基極區(2)被n摻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因芬尼昂技術股份公司,未經因芬尼昂技術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80389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