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物鏡驅動裝置及其制造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01802144.1 | 申請日: | 2001-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386270A | 公開(公告)日: | 2002-12-18 |
| 發明(設計)人: | 藤川康夫 | 申請(專利權)人: | 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11B7/09 | 分類號: | G11B7/09;G11B7/2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蘇娟,楊松齡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物鏡 驅動 裝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響應于外加控制信號地驅動物鏡并對光學信息記錄載體進行聚焦和跟蹤的物鏡驅動裝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為了在光學信息記錄載體(如DVD盤等光盤)上記錄信號或重現信號,人們日漸需要裝有光學拾取器的光盤裝置。
這些光盤裝置具有響應于控制信號地驅動物鏡并進行聚焦控制和跟蹤控制的物鏡驅動裝置。
本發明涉及物鏡驅動裝置,尤其是涉及定位物鏡驅動裝置聚焦線圈或跟蹤線圈的卷繞端的支承印刷電路板及其周邊部的結構。
在專利申請公開號平5-342607中記載了具有定位聚焦線圈或跟蹤線圈的卷繞端的支承印刷電路板的傳統物鏡驅動裝置。以下,說明其結構。
圖14示出了專利申請公開號平5-342607所述的傳統的物鏡驅動裝置的主視圖、仰視圖和左側視圖。
在圖14中,1是物鏡,2是安裝物鏡1的鏡座。
在鏡座2上,卷繞著沿聚焦方向(圖14的箭頭方向,它與物鏡1光軸方向一樣)驅動物鏡1的聚焦線圈3、沿跟蹤方向(圖14的箭頭方向)驅動物鏡1的跟蹤線圈4。
兩塊支承印刷電路板5被固定在鏡座2的箭頭前端部分2上。
聚焦線圈3和跟蹤線圈4的卷頭端和卷末端卷繞幾圈地被系固在是靠近在鏡座2頂面和底面側突出的支承印刷電路板5前端部的線圈定位部上。
6是由印刷電路板制成的固定部件,它被稱為功能印刷電路板。功能印刷電路板6如左側視圖所示地具有四個圖形,在各圖形的一端上設有邊緣部并在邊緣部的中心或其周邊上設有通孔。
7是具有注有緩沖材料8的凹部的且在該凹部內有四個通孔的支承塊。功能印刷電路板6的四個通孔分別與支承塊7的四個通孔同軸地固定住印刷電路板6和支承塊7。
四根由導電金屬線構成的吊線9的各自一端穿過功能印刷電路板6的通孔及支承塊7的通孔并且被軟釬焊在功能印刷電路板6上,其另一端通過軟釬焊被固定在支承支承印刷電路板5的線圈定位部上。
根據上述結構,獲得了從功能印刷電路板6的一個圖形起經與之相連的兩根吊線9、與吊線9相連的支承印刷電路板5的邊緣部、與支承印刷電路板5的邊緣部相連的聚焦線圈3、與聚焦線圈3的另一端相連的支承印刷電路板5的另一邊緣部、與支承印刷電路板5的另一邊緣部相連的另一根吊線而返回與這個吊線9相連的功能印刷電路板6的另一個圖形的導電路線。
通過聚焦控制信號電流流經該路線,完成物鏡1的聚焦控制。
與聚焦控制信號一樣地,通過使跟蹤控制信號電流流經包括功能印刷電路板6的另外兩個圖形、另外兩根吊線9、支承印刷電路板5的另外兩個邊緣部和跟蹤線圈4的導電路線,完成了物鏡1的跟蹤控制。
此外,支承塊7被固定在軛架10的如圖所示的位置上。
鏡座2如此通過四根吊線9支承,即它位于永磁鐵11、12的中心。
由永磁鐵11、12和分別加設在該永磁鐵11、12上的軛架10構成的磁力回路在聚焦線圈3和跟蹤線圈4的周圍產生了幾乎一樣的磁場。
通過給在一樣的磁場內的聚焦線圈3輸入聚焦控制信號而產生了洛侖茲力并產生了在聚焦方向上驅動鏡座2的力矩。
同樣地,通過給在一樣的磁場內的跟蹤線圈4輸入跟蹤控制信號而產生了洛侖茲力并產生了在跟蹤方向上驅動鏡座2的力矩。
由于這四根吊線9是柔軟金屬線,所以,鏡座5因施加上述力矩而位移。
在通過自動機械進行上述聚焦線圈3、跟蹤線圈4的卷繞的場合下,采取了支承印刷電路板5的局部突出到鏡座外2的結構,以突出的支承印刷電路板的前端附近為線圈定位部,由此使得卷頭端和卷末端的固定變得容易。
在物鏡驅動裝置中,對應于高速重現要求地需要提高跟蹤靈敏度。力求減輕可動體的措施是一種有效的手段。
不過,由于在減輕重量時降低了可動體的剛性,所以,物鏡驅動裝置的高次共振特性惡化。雖然鏡座減薄和支承印刷電路板減輕對提高跟蹤靈敏度有效,但兩者的整體性降低。因此,突出到固定線圈的支承印刷電路板的鏡座外的部分變成其具有在高頻下單獨振動的模式。
因此,產生了在物鏡驅動裝置的振動性能中不希望有的共振和相位錯亂。物鏡驅動裝置對光學信息記錄載體的跟蹤性能變差。而且,恐怕要耗費跟蹤所不需要的電能。
另一方面,由于利用自動機械的線圈的卷頭端和卷末端的處理變得容易了,所以,固定支承印刷電路板的線圈的部分最好如上所述地成突出到鏡座外的結構。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跟蹤靈敏度高且沒有不需要的共振模式的且制造容易、廉價的物鏡驅動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未經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80214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