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尾氣凈化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01802142.5 | 申請日: | 2001-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386161A | 公開(公告)日: | 2002-12-18 |
| 發明(設計)人: | 廣田信也;田中俊明;伊藤和浩;淺沼孝充;中谷好一郎;木村光壱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01N3/023 | 分類號: | F01N3/023;F01N11/00;F01N3/035;F01N3/08;F01N3/031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蔣旭榮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尾氣 凈化 裝置 | ||
1.一種尾氣凈化裝置,用于設置有燃燒室的發動機上,其包括:一個尾氣通道;一個微粒過濾器,其設置于尾氣通道內并用于通過氧化反應除掉從燃燒室排出的尾氣中的微粒;一個用于控制流入微粒過濾器內的尾氣特性的裝置,和用于判斷微粒過濾器是否會被微粒氧化反應產生的熱量而熱老化的裝置,其中:當判斷裝置判斷出微粒過濾器將被熱老化時,控制裝置就會改變流入微粒過濾器的尾氣特性,從而防止微粒過濾器產生熱老化現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尾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能夠控制流入微粒過濾器中的尾氣量;而且當判斷裝置判斷出微粒過濾器將被熱損壞時,該控制裝置能夠執行使流入微粒過濾器的尾氣量小于第一限值的第一控制操作和能夠使流入微粒過濾器的尾氣量大于一個第二限值的第二控制操作,其中第二限值大于第一限值。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尾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一個旁通機構,用于使至少部分尾氣繞過微粒過濾器;而且所述控制裝置能夠通過旁通機構使至少部分尾氣繞過微粒過濾器的方式使流入微粒過濾器的尾氣量小于第一限值。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尾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能夠通過減少吸入燃燒室內的空氣量而使流入微粒過濾器的尾氣量小于第一限值,并能夠通過增加吸入燃燒室內的空氣量而使流入微粒過濾器的尾氣量大于第二限值。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尾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可通過降低發動機轉速而減少吸入燃燒室內的空氣量,并可通過增加發動機的轉速來增加吸入燃燒室內的空氣量。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尾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斷裝置能夠在微粒過濾器的溫度高于一個預定溫度時,判斷出微粒過濾器將會被熱損壞。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尾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定的溫度是微粒的燃點。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尾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斷裝置能夠在微粒過濾器的溫度高于一個預定溫度,而且尾氣中的氧濃度高于一個預定濃度時,判斷出微粒過濾器將被熱損壞。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尾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定溫度為微粒的燃點。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尾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定濃度以下述方式設定:當尾氣的空氣-燃料比較低時,能夠隨著尾氣中碳氫化合物濃度的變大而變小,而且當尾氣的空氣-燃料比等于經化學方法計算出來的結果或較高時,能夠隨著尾氣中碳氫化合物濃度的變大而變大。
11.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尾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定的濃度被設定為隨著吸入燃燒室內的空氣量變大而變大。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尾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當判斷裝置判斷出微粒過濾器將被熱所損壞時,在通過控制裝置改變尾氣的特性之前,判斷裝置判斷出通過改變尾氣的特性是否能夠使微粒過濾器的溫度低于預定溫度,而且判斷出通過改變尾氣的特性是否能夠使尾氣中的氧氣濃度小于預定的濃度;當判斷裝置判斷出通過改變尾氣的特性將使微粒過濾器的溫度低于預定的溫度時,所述控制裝置就會改變尾氣的特性,以使微粒過濾器的溫度低于預定的溫度;當判斷裝置判斷出尾氣中的氧氣濃度將小于預定濃度時,所述控制裝置能夠改變尾氣的特性,以使尾氣中氧氣的濃度低于預定的濃度。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尾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通過控制發動機的操作條件來控制尾氣的特性。
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尾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一個用于使至少部分尾氣繞過微粒過濾器的旁通機構,而且當判斷裝置判斷出通過改變尾氣的特性將使微粒過濾器的溫度不低于預定的溫度,而且尾氣中的氧氣濃度不小于預定的濃度時,所述控制裝置能夠通過該旁通機構使至少部分尾氣繞過微粒過濾器。
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尾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一個用于使流入微粒過濾器的尾氣的流入方向換向的倒轉機構。
1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尾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一種貴金屬催化劑被裝在微粒過濾器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802142.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