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無凍蓄熱式太陽能供熱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01277553.3 | 申請日: | 2001-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516909Y | 公開(公告)日: | 2002-10-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懷彬;程建民;金霄;黃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黑龍江省哈工大中俄科學技術合作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J2/34 | 分類號: | F24J2/34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岳泉清 |
| 地址: | 150001 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蓄熱 太陽能 供熱 裝置 | ||
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由太陽能轉換成熱能的裝置。
背景技術:目前利用太陽能供熱的裝置很多,但就太陽能熱水器而言大多數都存在著因冬季寒冷無法使用,春、夏、秋的三個季節中也常因天氣陰晴變化,而改變供熱水量,常常發生晴天供熱水量充足,甚至超出實際需要而造成浪費,陰天或無日照時又無熱水供應的問題。近年來雖有一些無凍太陽能熱水器面市,但卻因其內部構造原因,在使用當中不夠理想,至使太陽能熱水器在更廣泛供熱領域的應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是研制一種無凍蓄熱式太陽能供熱裝置。使其即能在低溫條件下不凍,又能在陽光充足時自動將多采集的熱量蓄存。本實用新型包含介質循環泵4、溫光傳感器8、膨脹罐10,它還包含集熱器1、蓄熱器2、介質循環管路5、控制裝置7、供熱泵站9。膨脹罐10的一端與集熱器1的上集箱連接,膨脹罐1?0的另一端經介質循環管路5-3與蓄熱器2的介質入口連接,蓄熱器2的介質出口經介質循環管路5-1與介質循環泵4的入口連接,介質循環泵4的出口經介質循環管路5-2與集熱器1的下集箱連接,供熱泵站9的入口與蓄熱器2上的熱水出口連接。溫光傳感器8設置在集熱器1上,介質循環泵4與控制裝置7由導線44-2連接,溫光傳感器8與控制裝置7由導線44-1連接,介質循環管路5內充滿介質3。本實用新型是將集熱器吸收到的太陽熱能,傳給介質循環管路5內的介質3,使介質3成為高溫介質,高溫介質在泵4的推動下送入蓄熱器2內的高效螺旋換熱器32,并將所攜熱量傳給水使水溫升高。經熱交換后介質3被冷卻,又回到集熱器1內,再次被加熱后,又進入高效螺旋換熱器32內,并與水進行再次熱交換,周而復始,由于介質3具有不凍的特點,因此無論氣溫如何低,只要有充足的陽光,該裝置就能正常運行,又由于此種結構蓄熱器容積可以做得足夠大,能在陽光充足時最大限度的蓄存熱量,供陽光不足時使用,故本裝置能在任何條件下連接供熱。當用6平方米的集熱器采集熱量,加熱初始溫度為10℃重量為400kg的冷水,在無云晴天,環境氣溫度為-15℃~5℃時,可使水溫升至30℃~50℃,能夠滿足洗浴或供暖要求。
附圖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平板集熱器18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圓柱形蓄熱器19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介質循環管道5橫截面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平板集熱器18上的板芯17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玻璃真空管熱管集熱器35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單根玻璃真空管熱管36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玻璃真空管集熱器39的結構示意圖,圖9是玻璃真空管42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黑龍江省哈工大中俄科學技術合作有限公司,未經黑龍江省哈工大中俄科學技術合作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27755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