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充電池的保護電路無效
| 申請號: | 01271337.6 | 申請日: | 2001-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514502Y | 公開(公告)日: | 2002-10-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傳福;嚴岳清;曾子生;楊海珊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比亞迪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44 | 分類號: | H01M10/44;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納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佳 |
| 地址: | 518119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充電 保護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充電池的保護電路,具體地說是對鋰離子電池具有過充、過放的二次保護功能的電路。
背景技術
可充電的二次電池作為電子設備的驅動電源已廣泛應用,但由于電池本身的特點,過充、過放會縮短電池的使用壽命,甚至會引起爆炸,危及人身安全,尤其對于鋰離子電池,因電池內部含有有機溶劑,其承受的過充電能力較小,在應用于手機等便攜式電子器械時通常會設置有一次保護電路,但是當一次保護電路中保護的集成電路或場效應管損壞時還會造成電池過充而發生危險。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可充電池的保護電路,是將二次保護電路代替一次保護電路,以便提高電池的過充、過放性能,防止或降低電池過充而發生爆炸危險。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充電池的保護電路,具有對電池過充、過放的二次保護功能,包括兩組場效應管(簡寫為MOS)u3、u4和兩組集成電路(簡寫為IC)u1、u2,u3、u4與電池串聯連接組成保護電路回路,u1的過充控制端(簡寫為CO)與u3中之一的場效應管連接,u1的過放控制端(簡寫為DO)與u3中之二的場效應管連接,從而組成保護電路的一次保護部分,u2的CO端與u4組成二次保護部分;當一次保護部分能正常工作時,二次保護部分的u4處于導通狀態,過充、過放、過電流的保護均由一次保護的u1及u3來執行;當u1或u3失效而不能正常工作時,電池繼續充電超過一次保護上限達到二次保護上限,u4斷開從而起到二次保護作用;
上述可充電池的保護電路的u2與u1所檢測的上限電壓優選遵循不等式:VCU2≥VCU1+100mv,其中,VCU2:二次保護上限電壓、VCU1:一次保護上限電壓;
上述的可充電池的保護電路的u4進一步包括兩個以并聯連接的場效應管。
本實用新型的可充電池的保護電路的設計,考慮了一次保護IC及場效應管失效的情況,且價格相對于用SCP的雙重保護電路成本大大降低,而安全性能得到進一步提高,并在實際應用中防止或降低電池過充而發生爆炸危險,得到客戶的好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保護電路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保護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主題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圖1所示,該保護電路包括兩組集成電路和兩組場效應管,其中:
U1、U2為保護集成電路IC,其作用是檢測、邏輯判斷、控制;
U3、U4為場效應管MOS,其作用是受保護IC控制來將充電或放電回路導通或斷開;
R1、C1,R2、C2各組成一對RC濾波器,以防保護IC受干擾誤動作;
R1、R2可在充電電壓過高時或充電器接反時起到限流作用。
PTC用來感知電池包內的溫度及充放電回路中的電流來判斷是否應將回路斷開。
P+、P-:為安裝了鋰電池保護電路的電池包的充電器或負載的連接端;
B+、B-:為電芯的正負極;
在保護IC?U1及U2中,VDD、VSS分別為保護IC電源的輸入端及電芯電壓的檢測端,CO、DO分別為保護IC的過充控制端和過放控制端,VM為保護IC的過電流檢測端;
在場效應管U3及U4中,此場效應管內封裝了兩個完全相同但相互獨立的場效應管,可通過外部引線使它們串聯或并聯,其中D為場效應管的漏極,S為場效應管的源極,G為場效應管的柵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比亞迪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比亞迪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27133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腳踏車訓練器
- 下一篇:運動器材的多選擇電動輔助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