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鬧鈴機芯無效
| 申請號: | 01259354.0 | 申請日: | 2001-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499871Y | 公開(公告)日: | 2002-07-10 |
| 發明(設計)人: | 林文傳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鼎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4C21/02 | 分類號: | G04C21/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湯保平 |
| 地址: | 臺灣省***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鬧鈴 機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鬧鈴機芯,尤指一種經模組化設計,且具有快速組裝功能的鬧鈴機芯。
背景技術
按人類計時的演進,日漸精準,使得我們的作息由祖先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演變成今日的分秒必爭。唯隨著各類計時裝置的不斷推陳出新,一般而言,鐘表仍為我們主要的計時裝置,且公認石英振蕩機構為較精準且計時準確的方式。
而鬧鐘因具有定時響鈴或時間提示的功能,已廣泛用于我們睡眠叫醒之用,故一般家庭除其時鐘的擺設外,鬧鐘亦不可或缺。事實上,鬧鈴機芯的精確度較時鐘機芯為高,乃因其需額外設置一鬧鈴設定裝置,一蜂鳴器及一解除裝置外,其電路板與原有的基板的配置,亦在在決定鬧鈴機芯品質的良竊。此外,電路板的兩導電片的組裝工序,接觸彈片的觸碰或斷開分明,亦在在有關成品的良率。例如,現有的鬧鈴機芯的電路板與基板是分別設于殼體內,而非結合為一體,以致步進馬達組無法順順暢動,進而造成計時的偏差。此外,一般的鬧鈴機芯的兩導電片是焊固于電路板,此舉往往增加組裝的工序。尤其是,現有鬧鈴機芯的接觸彈片大都設于電路板,由于其力臂較短,以致彈性不佳,常造成誤響的情事發生。
有鑒于此,申請人本于多年來從事各類時鐘機芯設計與產銷的經驗,期能克服現有鬧鈴機芯的諸多缺點,并希望以一模組化設計使鬧鈴機芯更趨完善,經再三實驗與測試,進而發展出本實用新型的“鬧鈴機芯”。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鬧鈴機芯,其具有成品率高、節省成本使用方便的優點,同時該鬧鈴機芯不會發生誤響的情況。本實用新型一種鬧鈴機芯,是由一電路板,一基板,一計秒、一計分、一計時裝置及一鬧鈴裝置為一殼體所包覆,其特征在于:電路板與基板是以步進馬達組的定子將兩者連接,使轉子于基板上運轉,而線圈則以其一體延伸的固定片經兩插極固設于電路板,且該兩插極與線圈的兩線端連接,而基板及電路板的相對側緣設一長條形接觸彈片及兩可與的接觸的接極,且電路板兩側各設有一導電片;而鬧鈴裝置是設于計時及計分裝置之間,其依序由一鬧鈴輪,一時輪及一支撐環堆疊軸接,并相對設有至少兩榫槽、輪槽及突榫,并將一支撐座設于支撐環與計分裝置之間,該支撐座一側軸接于殼體,另側的頂持桿則置于殼體,并通過電路板,而將接觸彈片頂起,使電路呈斷通狀態,而其一端的撥桿則通過基板并伸出殼體,另鬧鈴輪與一調整桿嚙合。
其中該兩導電片與電路板的兩電極端呈搭接狀。
其中該兩導電片與電路板的兩電極端呈夾接狀。
其中該電路板的定子是嵌插于基板的轉子座的兩側緣。
其中該分輪組是由一分輪與一分輪管采活動式套接而成。
其中該調整桿拉出時是與計時裝置的時前輪嚙合,使時輪及分輪組可隨之旋轉。
其中該支撐座是于一端突設兩支軸,并軸接于殼體的兩軸槽。
其中該殼體是由一面殼及一頂蓋藉相對設置的突扣及扣耳互為扣接而成。
其中該殼體的頂蓋另設有一解除開關,其對應撥桿設有一推片。
附圖說明
為進一步揭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內容,首先請參閱附圖,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鬧鈴機芯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圖1組立后的剖面圖,顯示未振鈴狀態;
圖3為圖1的另一剖面圖,顯示振鈴狀態;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路板與導電片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3所示,基本上,本實用新型的鬧鈴機芯主要是由一電路板1,一基板2,一計秒裝置3,一計分裝置4,一計時裝置5,一鬧鈴裝置6,一殼體7及一解除裝置8所組合而成。
其中,電路板1一側設有一線圈11,其側向延伸一固定片14,并以兩插極15插接于電路板1,另將線圈11的兩兩條線端分別纏繞與連接于兩插極15。此舉可有效避免線端直接焊固于電板路1,且于組裝時觸及異物即容易造成脫落或斷裂等缺點的發生。此外,另將一蜂鳴器16固設于電路板1上,以增加穩定性。再者,該線圈11經由一U形定子12穿越,并連接于基板2的轉子座21側緣,使轉子13受到定子12的電磁感應,而得以等速運轉,進而形成一步進馬達組。尤其是,該電路板1設有兩電極端17,其是以如圖1所示各自搭接于兩片固設于面殼71內的導電片18,該兩導電片18間是與一電池連結,使前述的步進馬達組得以運轉。其中,該兩等電片18與電路板1的兩電極端17呈搭接狀,其是以彈性片181形成較佳的接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鼎精密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王鼎精密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25935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腦排線連接器防松扣緊夾
- 下一篇:珠寶放大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