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折疊腳踏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01253148.0 | 申請日: | 2001-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501798Y | 公開(公告)日: | 2002-07-24 |
| 發明(設計)人: | 林文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文華 |
| 主分類號: | B62M3/08 | 分類號: | B62M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肖劍南 |
| 地址: | 臺灣省臺中***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折疊 腳踏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折疊腳踏結構。
背景技術
圖6和圖7公開的是現有技術一種的折疊腳踏結構,它的技術手段是這樣的,一只頭螺栓1′穿過固定片2′和軸承3′之后,與主體4′連接固定為一體,并使一框架8′與該主體4′連接為一腳踏結構,然后將由結合塊7′、推抵塊5′及兩個彈簧6′組成的彈性制動結構設置在主體4′與框架8′之間。當推抵塊5′受外力壓制而向該接合塊7′一端位移時,該框架8′就可以以該主體4′為旋轉中心作90度的旋轉,即處于收合的結構狀態,使使用者在搬運或停放時,可減少車體的體積,以達到節省空間及方便擺設的目的。
但是,事實上,因為框架8′呈90度旋轉收合時,只是該推抵塊5′一端的的端部抵于該主體4′的一側的外緣處面,而無任何卡鎖的限制結構加以定位,因此,當該框架8′折疊收合后,在搬運或移動過程中不慎受外力觸碰或撞擊時,往往會恢復呈展開狀態,而造成使用者的困擾。此外,當框架8′呈展開結構時,該推抵塊5′的端部必須套入該主體4′的穿置塊41′,只有在該推抵塊5′受壓制時,它的端部才能脫離穿置塊41′的位置,使該框架8′順利折疊收合,然而因為彈簧6′的彈性力無法準確掌握,以及該端部與穿置塊41′的間的套設的準確度無法準確配合,因此,往往令該推抵塊5′的端部無法順利脫離該穿置塊41′,形成使用上的不便,因此,有必要加以改進。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在改善上述折疊腳踏缺點的基礎上,創造出更適合于使用的一種改良的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折疊收合更為迅速準確的折疊腳踏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折疊腳踏結構,包括一個框架、一個結合塊、兩個彈簧、一個推抵塊和一個主體,所述的框架一端與該主體框接呈矩形狀,在框架和主體間依次套設了接合塊、彈簧和推抵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體在對應框架收合固定的外緣面的適當處,凹設有定位槽部,折疊時該推抵塊一端的端部恰好嵌套在定位槽中。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折疊腳踏結構進一步改進,還可以在推抵塊的靠近端部的兩個相對面的適當處,分別凸設有擋止部,在框架呈展開狀態時,擋止部頂抵于主體相對應的穿置塊的外側。
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上結構,能夠使本實用新型在收合固定時,推抵塊一端的端部卡設在主體外緣面的定位槽內,用以避免呈收合固定的框架受到非預期的外力影響而展開。此外,該推抵塊的擋止部,在框架呈展開狀態時,擋止部頂抵于該本體相對應的穿置塊的外側,用以限制該端部受該彈簧頂推而卡陷在穿置塊內,使使用者能迅速將該框架折疊收合。因此本實用新型比現有的折疊腳踏結構具有更加優良的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組合剖面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折疊收合的使用原理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折疊后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6為一現有技術的組合外觀示意圖;
圖7為一現有技術的組合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至圖5,圖中公開的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的折疊腳踏結構。一種折疊腳踏結構,包括一個框架1、一個結合塊2、兩個彈簧3、一個推抵塊4以及一個主體5,所述的框架1呈匚字型,一端的框接部11與主體5框接而呈封閉的長框結構,在框接部11與主體5間依次設置結合塊2、彈簧3和推抵塊4,使該框架1可以以該框接部11為旋轉中心,而能作折疊收合的動作,該結構與前述的已知的實用新型的結構一致,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在于:
處于收合固定狀態時,與框架1相對應的主體5的外緣面的兩側,另外分別凹設有一個定位槽51,使該推抵塊4一端邊的端部41能夠恰好嵌設、定位在定位槽51中,能夠避免該框架1呈收合狀態時受非預期外力碰觸或撞擊而展開。
另外,在該推抵塊4在鄰近端部41的上、下緣面的適當處,分別設凸設有一個擋止部42,該擋止部42在框架1呈展開狀態時,能夠抵靠本體5的穿置塊52的外側,限制該推抵塊4的端部41受彈簧3頂推而卡陷在穿置塊52的內部。
由此可見,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了該特征部分,利用定位槽51使框架1的收合定位更加準確、穩固,利用擋止部42的凸設,使推抵塊4的端部41脫離穿置塊52的行程更為迅速,從而增加了框架1折疊收合的效率。
以上為本實用新型申請的一種較佳實施例,僅供說明之用,另外,依據本實用新型申請權利要求書所作出的其它實現方式,均受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文華,未經林文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25314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