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熱水循環采油井缸體封隔器無效
| 申請號: | 01250863.2 | 申請日: | 2001-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505587Y | 公開(公告)日: | 2002-08-14 |
| 發明(設計)人: | 高彥生;李春福;胡延民;劉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河石油勘探局高升工程技術處 |
| 主分類號: | E21B33/12 | 分類號: | E21B33/12;E21B43/24 |
| 代理公司: | 盤錦遼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吳士華 |
| 地址: | 12400***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熱水 循環 油井 缸體 封隔器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熱水循環采油井生產工藝過程的井下裝置。
熱水循環是稠油井生產方式之一。在此種生產工藝中,井下管柱采用插入管與封隔器配合密封。目前,現場通常采用的熱水循環封隔器與插入管之間均為膠筒密封,其缺點是打壓后容易泄漏,且易卡死,膠筒易損壞,給井下作業施工帶來很大困難,既影響油井正常生產和原油產量,又使生產成本增高,降低經濟效益。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密封效果好,且不易卡死、操作方便的熱水循環采油井缸體封隔器。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此種封隔器采用缸體及膠圈密封取代現有封隔器采用的膠筒密封,總體上由缸體插入部分、分流部分和外筒座封部分三部分組成。其中,缸體插入部分由定位器、密封缸體、密封圈、接頭組成,分流部分乃是一個分流接頭,外筒座封部分由調節環、缸筒、隔環、膠筒、密封圈、限位套、緊固螺釘、錐體、坐封剪釘、箍簧、卡瓦、卡瓦座、彈簧、扶正塊、扶正塊座、限位滑環銷釘、滑環、滑塊套、中心管和下接頭組成。工作時,將封隔器外筒連接在4″油管底部下入預定深度,再通過提放管柱,使封隔器導軌下卡瓦卡在油井7″套管上,加壓6-10噸,外筒上的膠筒在壓力作用下膨脹,將套管與4″油管環空密封。此時,再下入連接深井泵的插入缸體部分,插入管與封隔器內壁通過缸體及密封圈密封,即可實現21/2″油管與4″油管之間密封,熱循環液體則通過分流接頭形成回流。由于此種封隔器實現了插入即密封,不需另加壓力,因而可以避免卡死現象,而且缸體部分不受插入次數限制,可多次重復使用,操作簡便,便于施工。
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操作方便,工作可靠,密封效果好,可避免卡死現象發生,且可多次重復使用,利用它可以較好地克服熱水循環采油井現用膠筒封隔器的不足,保證油井正常生產,宜于推廣應用。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由定位器1、密封缸體2、接頭4、分流接頭5、調節環6、膠筒7、缸筒8、隔環9、限位套11、緊固螺釘12、錐體14、坐封剪釘15、箍簧16、卡瓦17、卡瓦座18、彈簧19、扶正塊20、扶正塊座21、限位滑環銷釘22、滑環23、滑環套24、中心管25、下接頭26和密封圈3、10、13組成,其結構組裝關系如下:密封缸體2上設有3道“O”形密封圈3,其上、下端分別以螺紋連接有定位器1和接頭4,定位器1上端與4″油管相連,接頭4下端與21/2″油管相連,上述各件構成缸體插入部分;作為分流部分的分流接頭5上端陰螺紋內接與缸體插入部分相連的21/2″油管,下端內、外圓面螺紋分別與外筒座封部分的缸筒8和調節環6相連;缸筒8外間隔套裝有3個膠筒7、2個隔環9及1個限位套11,限位套11下部外圓面以螺紋連接有錐體14;缸筒8下端通過緊固螺釘12與中心管25相連接,錐體14下部與中心管外壁相連的圓孔內設有坐封剪釘15,限位套11上部和中心管25與缸套8相接部位分別設有密封圈10和13;中心管25中部外圓面套裝有卡瓦17和卡瓦座18,卡瓦17上設有箍簧16,卡瓦座18下方的中心管25外套裝有扶正塊20和扶正塊座21,其間設有一組彈簧19;扶正塊座21下方外圓面以螺紋連接有滑環套24,其內設有滑環23和限位滑環銷釘22;中心管25下端與下接頭26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河石油勘探局高升工程技術處,未經遼河石油勘探局高升工程技術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25086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