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油田抽油機多功能懸繩器無效
| 申請號: | 01239766.0 | 申請日: | 2001-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476636Y | 公開(公告)日: | 2002-02-13 |
| 發明(設計)人: | 許天創;許武設;許勝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許天創 |
| 主分類號: | E21B17/00 | 分類號: | E21B17/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中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中民 |
| 地址: | 471002 河南省洛陽***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田 抽油機 多功能 懸繩器 | ||
本實用新型屬于油田抽油機附助裝置,主要提出一種油田抽油機多功能懸繩器。
目前油田抽油機上使用的懸繩器只具有單一功能,即起到吊繩與抽油桿的聯接作用。而現有抽油機的抽油桿在使用中存在一些問題,如:由于石油油層較深,所以油井的井深也都在千米以上,抽油桿較長。抽油桿與井筒的同軸度就無法得到絕對保證,由此在抽油過程中就會發生抽油桿與井筒的偏離現象而發生磨擦。這種磨擦總是在一個部位,時間長就會發生井漏與抽油桿拉斷。第二個問題是由于抽油桿很長,為了安裝和使用方便,抽油桿由多節螺紋聯接組成。抽油桿長時間上下運行,抽油桿容易發生脫扣。這種現象在油井經常發生。第三個問題是抽油機在采油過程中會產生有害震動。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種油田抽油機多功能懸繩器,使其具有吊繩與抽油桿的聯接作用外,其結構設計可解決抽油桿工作過程中所存在的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完成其發明任務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有聯接吊繩的兩端懸繩臂,多功能懸繩器主要由旋轉器、推動塊和蓄能器組成;旋轉器由內環、外環和滾子構成;內環通過漲緊套與抽油桿聯接一體,外環聯接有可徑向位移從而帶動外環轉動的滾子;內環與外環之間設置有單向離含器;推動塊下端固聯在機架上,上端為推動滾子徑向位移的斜面結構,旋轉器的滾子貼靠在推動塊上端的斜面上;旋轉器和漲緊套的下部設置由彈簧組成的蓄能器。
工作時,抽油機使抽油桿作上,下往復動作(其抽放油類似于壓水井的工作過程),在抽油桿向下抽油時,與抽油桿聯接一體的旋轉器、漲緊套同時向下,蓄能器的彈簧壓縮蓄能。抽油桿向上放油時,蓄能器彈簧向上釋放能量,旋轉器在向上時其外環上的滾子由于推動塊斜面作用而產生徑向位移從而帶動旋轉器外環,內環轉動一定角度,并使與旋轉器聯接的抽油桿隨之順時針轉動一定角度。當抽油桿開始向下抽油時,旋轉器外環靠復位彈簧回到原來位置,由于內環與外環之間設置有單向離合器,旋轉器內環不隨之動作,抽油桿不會回到原位。這樣抽油桿不停的順時針方向轉動,油井與抽油桿的偏磨及抽油桿的脫扣問題就得到解決。抽油桿上部通過軸承及軸承座置于蓄能器彈簧上,這樣蓄能器通過抽油桿蓄(釋放)能,而抽油桿又通過蓄能器減震。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較為簡單合理,可有效解決抽油桿在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偏磨,脫扣和震動問題。
實施例: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參照實施例給出的附圖對其結構加以進一步說明:
如附圖1所示,其設置有將抽油桿與吊繩聯接的兩端懸繩臂1。多功能懸繩器主要由旋轉器6、推動塊5和蓄能器15組成;抽油桿11從懸繩器中心穿過,通過抽油桿上的卡子12(鎖緊抽油用的)壓在懸繩器壓蓋4上,壓蓋4壓在漲緊套8上。旋轉器6由內環、外環和滾子17構成;旋轉器6的內環通過漲緊套8與抽油桿11聯接一體,外環聯接有可徑向位移從而帶動外環轉動的滾子17,內環與外環之間設置有單向離合器;單向離合器可為棘齒結構或其它結構。并設置使旋轉器外環復位的復位彈簧9。推動塊5下端固聯在機架(蓄能器殼體)上,上端為推動旋轉器滾子17位移的斜面結構,旋轉器6的滾子17貼靠在推動塊5上端的斜面上。旋轉器6和漲緊套8下部設置由彈簧16組成的蓄能器15。軸承14是將旋轉部分(抽油桿、旋轉器、漲緊套)與靜止部分(蓄能器等)分開,并承受抽油的全部負荷。因為抽油桿11上部通過軸承14及軸承座10置于蓄能器的彈簧16上,這樣蓄能器通過抽油桿11蓄(釋放)能,而抽油桿11又通過蓄能器減震。上蓋3主要起保護作用,上蓋3與懸繩臂及蓄能器通過螺釘聯接,設置防雨、防風沙的密封圈7。圖中2為將抽油桿與懸繩器聯接的吊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許天創,未經許天創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23976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有線電視網絡雙向傳輸的新型家用電視信號放大器
- 下一篇:一種窗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