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雙向阻液密封的莫菲氏滴管無效
| 申請號: | 01239452.1 | 申請日: | 2001-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475415Y | 公開(公告)日: | 2002-02-06 |
| 發明(設計)人: | 羅智勇;羅宗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羅智勇 |
| 主分類號: | A61M5/168 | 分類號: | A61M5/16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5000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向 密封 莫菲氏 滴管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在靜脈輸液器中使用的莫菲氏滴管設計技術,特別是一種可雙向阻液密封的莫菲氏滴管。
現有在靜脈輸液器上使用的莫菲氏滴管為一種透明管殼狀密封體,滴管(內腔)上方設有當滴頭用的上管口,并與上導液管相連接,滴管下方有當滴液出口的下管口,并與下導液管相連接(套接)。通過莫菲氏滴管可觀察滴頭在單位時間內的滴數,可以知曉滴液速度的快慢,便于選擇并調節適當的輸液速度。由于莫菲氏滴管內無安全裝置,在整個輸液過程中,必經有護理人員(或由患者本人)花費長時間(一般要花數小時)注意觀察,以免在輸液結束時因沒有及時拔掉輸液針頭,誤讓空氣從輸液皮管進入血管中,從而引發可能的血管栓塞,或者會因輸液患者血壓升高致使血液大量外流進入莫菲氏滴管導致不應該的醫療事故發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之弊端,從而設計一種可雙向阻液密封的莫菲氏滴管,使得在掛瓶輸液即將結束時,能自動密封下方導液管的下管口,阻止(避免)空氣進入血管,還可密封上端滴頭處的上管口阻止血液大量外流,以實現無人值守條件下的安全輸液。
本實用新型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在該透明的莫菲氏滴管的內腔在上方仍設有滴頭并套接有上導液管,下方設有下出液管口并套接有下導液管,其特征是在透明滴管的內腔還安置有一個可雙向封堵下管口和滴頭處上管口的浮狀密封件(物),使得該浮狀密封件可隨著(藥)液面的下降或上升也自動下降或上升并可封堵住滴管的下管口或上管口。
本實用新型操作使用與現有技術同樣的方便,內置于滴管內腔的浮狀密封堵塞件結構簡單,換瓶操作也更簡單安全,在無人值守情況下,具有在輸液結束時自動密封堵塞滴管的上下出液管口,既可避免空氣從莫菲氏滴管進入下方導液管從而進入血管,又可防止血液外流現象發生,與現有技術比較,真正實現了無人值守安全輸液的效果。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原理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新型滴管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內腔設有浮片式密封件的實施例)
圖2是本新型滴管內腔的浮片式密封件帶有定位導向浮針的結構示意圖(第二種實施例)。
圖3是本新型滴管內腔設有浮球式密封件的結構示意圖(第三種實施例)。
圖4是本新型滴管內腔設有浮筒狀密封件的結構示意圖(第四種實施例)。
其中:1~上導液(皮)管,2~上管口(滴頭),3~透明莫菲氏滴管,4~浮片(狀密封件),5~輸液(藥液),6~下管口,7~下導液(皮)管,8~浮片的定位導向用浮針,9~浮球(狀密封件),10~浮筒(狀密封件),11~浮筒上下兩端的錐狀堵塞頭。
參照附圖可知,本實用新型在具體設計制造時還具有以下幾點技術特征:
一、所述的浮狀雙向密封件(物)可以是制成一種可上下自由浮動的浮片4的形狀,該浮片4的上下兩面(雙面)應有密封性能,即輸液結束時,浮片可封堵下管口防止和避免空氣進入血管,浮片封堵往上管口時,使血液無法往外流,浮片位于莫菲氏滴管中間位置時(浮在輸液上)為正常滴液,浮片的直徑應小于滴管的內徑。在所述浮片4的上下兩面可設有起定位導向用的浮針8,使得在輸液結束時或發生血液外流時可更順利地分別封堵住下管口6或上管口2。
二、所述的浮狀雙向密封件(浮物)可以是制成一種浮球9的形狀,并可在輸液結束時或發生血液外流(回流)時可分別封堵住下管口6或上管口2。
三、所述的浮狀雙向密封件(浮物)可以是制成一種浮筒10的形狀結構,在浮筒10的上下兩端設有錐狀堵塞頭11,并可在輸液結束若發生血液外流(回流)時可分別封堵住下管口6或上管口2,浮筒的直徑應小于滴管的內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羅智勇,未經羅智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23945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起重機液壓閥操縱油門聯動裝置
- 下一篇:鋼軌動態變形測量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