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余熱回收熱水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01234465.6 | 申請日: | 2001-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524195Y | 公開(公告)日: | 2002-12-04 |
| 發明(設計)人: | 林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青 |
| 主分類號: | F28D3/00 | 分類號: | F28D3/00;F25B30/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47000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余熱 回收 熱水 裝置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廢水余熱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廢水余熱回收裝置、利用熱交換器將廢水中的熱能獲取、使流經熱交換器內的自來水升溫后流出進入到熱水器的進水口達到能量的回收;如99203188號實用新型專利所公開的就是這種裝置。該裝置只能回收部分能量且需結合熱水器使用,效果還不夠理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提供一種能完全吸收廢水熱能、不需結合熱水器使用的余熱回收熱水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在由致冷器、熱端的熱交換器、冷端的熱交換器及連接管路組成的致冷糸統中,熱端的熱交換器的進水管與自來水連通,出水管連接熱水使用管路,使用后的廢水經匯集流入冷端的熱交換器的進水管,再由排水管排出。使用時,接通電源,致冷器工作其熱泵的作用使得致冷器冷端的熱交換器溫度降低,吸收熱交換器內廢水的熱能;同時致冷器熱端的熱交換器溫度升高對流入熱交換器內的自來水加溫,加熱后的水由管路流出供洗浴或它用。使用后的廢水經匯集又流入冷端的熱交換器的進水口,釋放熱能后由排水口排出。如此熱能得以循環使用。當排出的廢水水溫低于自來水入口的水溫時,能量得到完全吸收。排出的廢水水溫低于自來水水溫多少度,就會使熱水相對自來水水溫升高多少度,相當于從自來水中獲得了能量,如此熱能不斷循環增加,熱輻射損失又小,且裝置本身耗能也會升溫,使得熱水溫度不斷升高,直至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狀態。本裝置只消耗較少的維持能量或只需吸收自來水中較少的熱能。致冷器可以是半導體致冷塊、也可以是壓縮機致冷系統。也可以將冷端的蒸發熱交換器制成一個墊板,墊板中有致冷液流通的管路,廢水直接與墊扳的外表面接觸進行熱能傳導,墊扳上可開漏水孔、也可不開。使用時墊板直接放在浴室的地面,連接好致冷液管路即可。也可以在熱端的熱交換器內附加電熱管作為初始熱啟動,在冷端的熱交換器的進水管上串接小水泵用于抽吸廢水。
由于本裝置采用上述配置,可以最大限度的吸收廢水熱能,只消耗較少的維持能量,熱較比高。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采用半導體致冷塊的實施例剖面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采用壓縮機致冷的實施例剖面圖。
圖3是圖2中冷端的蒸發熱交換器的另一種實施例的墊板剖面構造圖。
圖4是圖3的A-A方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實施例中,半導體致冷塊(1)的熱面(11)與熱交換器(2)形成熱傳導結合、熱交換器(2)上有連接自來水的進水管(21)和連接熱水使用管路的出水管(22),內有輔助電加熱器(23)。半導體致冷塊(1)的冷面(12)與熱交換器(3)形成熱傳導結合,熱交換器(3)外有廢水進水管(32)和排水管(31),集水盤(33)與廢水進水管(32)水路連通。
在圖2實施例中,致冷劑經壓縮機(1)通過管路(11)、熱端的冷凝熱交換器(2)內換熱管(24)及管路(12)、節流閥(13)和冷端的蒸發熱交換器(3)內的換熱管路(35)回流壓縮機(1)。形成封閉循環致冷系統。熱端的冷凝熱交換器(2)內有電加熱裝置(23)、外有連接自來水的進水管(21)和連接熱水使用管路的出水管(22)。冷端的蒸發熱交換器(3)外有廢水進水管(31)、排水管(32)、集水盤(33)通過吸水泵(34)與進水管(31)水路連通。
在圖3實施例中,冷端的蒸發熱交換墊板(3)內有換熱管路(35)、外有致冷液連接管(11)和(12)、墊板(3)上有漏水孔(32)。墊板(3)通過致冷液連接管(11)和(12)接入到圖2實施例中冷端的蒸發熱交換器(3)的位置,構成同樣工作原理的另一種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青,未經林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23446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