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催化加氫脫硫裝置的超細磁性顆粒連續分離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01231651.2 | 申請日: | 2001-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494231Y | 公開(公告)日: | 2002-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劉會洲;陳繼;官月平;孟祥堃;安震濤;陳家鏞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化工冶金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01J8/06 | 分類號: | B01J8/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存秀 |
| 地址: | 10008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催化 加氫 脫硫 裝置 磁性 顆粒 連續 分離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分離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催化加氫脫硫裝置的超細磁性顆粒連續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工業上應用的氣、固、液三相流態化反應器,特別是催化加氫脫硫裝置,為了加速反應速度,催化劑的顆粒尺寸應逐漸減小,以增大其催化活性表面;同時為了使催化劑可長期使用,往往把催化劑制成磁性顆粒,并外加電磁場,使催化劑呈懸浮狀停留在反應器中,保證反應器的正常運行操作。
但在實際應用中仍然存在著下述問題:細顆粒催化劑往往會從反應器出口隨著液體的流出而被夾帶流出,造成催化劑的流失;人們通常采用一些防流失的措施,即通過加大外部電磁線圈的電壓和電流來加大反應器外部的磁場強度,使磁性顆粒催化劑保持一定的流動狀態而減小其流失量;但在使用過程中發現,當電壓達到一定值后,由于電磁線圈產生的磁場不均勻,反應器中的磁性顆粒催化劑會向磁場較強的反應器壁方向聚集,并出現大的塌落現象;同時由于電流渦流產生的熱效應,會使得外部電磁場只能間歇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在反應器出口處進行磁性顆粒的捕捉分離,即在反應器出口處外加小電磁場,小電磁場的磁場強度只能達到1000奧斯特,較細的磁性顆粒介質無法捕捉;采用水力旋流器進行液固旋流分離,其分離后的磁性顆粒介質又無法返回反應器中循環使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而提供一種超細磁性顆粒連續分離裝置,將該分離裝置用于催化加氫脫硫裝置中,可以對較大流量液體中的超細磁性顆粒介質進行有效的分離,并送回反應器中循環使用,而且結構簡單,易操作。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催化加氫脫硫裝置的超細磁性顆粒連續分離裝置,包括至少一級磁分離器B,每一級磁分離器B均有一套筒9,套筒9通過安裝在套筒9筒壁上的溢流管17與催化加氫脫硫裝置的主反應器罐體相連通,套筒9之內的上部固定安裝一帶密封底的隔離筒11,隔離筒11之內放置的磁鐵10吸附在曲柄連桿機構7的曲柄連桿71的底端,曲柄連桿71的上端連接用以驅動曲柄連桿71作繞軸旋轉的直流電動機6,隔離筒11下方的套筒9的筒壁上設置有環行擋板19,環行擋板19下方的套筒9的筒壁上設有錐形縮斗12,錐形縮斗12下端連通下料管13,各級分離器B的下料管13并聯后與催化加氫脫硫裝置主反應器罐體的下部相連通,上一級分離器B的套筒9上端和下一級分離器B的套筒9下端相連通,所設磁分離器B為1-4級;最后一級磁分離器B的套筒9的上部側壁上設有出料管18;所述磁鐵為產生600-4600奧斯特磁場的永磁鐵。
本實用新型的超細磁性顆粒連續分離裝置用于催化加氫脫硫裝置中,通過磁鐵的周期往復運動,交替進行磁吸附和磁脫離,可達到對超細磁性顆粒介質的捕獲和釋放,并進入再循環利用,有利于催化加氫脫硫裝置主反應器內的傳質和傳熱。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使用狀態示意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使用狀態示意圖;
其中:
分離器B????????????????催化加氫脫硫裝置的主反應器罐體1
直流電動機6????????????曲柄連桿機構7
固定軸套8??????????????套筒9???????????????磁鐵10
隔離筒11???????????????錐形縮斗12??????????下料管13
溢流管17???????????????出料管18????????????環形擋板19
曲柄連桿71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化工冶金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化工冶金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23165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