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液壓油管或桿鉗的雙向定壓閥無效
| 申請號: | 01229825.5 | 申請日: | 2001-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486755Y | 公開(公告)日: | 2002-04-17 |
| 發明(設計)人: | 焦集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焦集群 |
| 主分類號: | F15B13/02 | 分類號: | F15B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張聚增 |
| 地址: | 163459 黑***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液壓 油管 雙向 定壓閥 | ||
1.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鉗的液壓系統控制元件,尤其是用于液壓油管或桿鉗的雙向定壓閥。
2.背景技術
液壓油管或桿鉗是油田修井作業中連接、拆卸油管或桿必不可少的作業工具,但是原有的液壓鉗液壓系統壓力均采用主油路單向溢流閥進行控制,因該控制回路只控制進油壓力,使系統壓力只能控制一個定值,而油管(油桿)拆卸時的扭矩遠大于連接時的扭矩,所以當換向作業時必須重新調整溢流閥的開啟壓力;尤其在拆卸作業后轉入連接工序時,如未能及時進行調整,就會使油管(油桿)的連接扭矩過大,造成鉗牙啃剝油管(油桿)表面,產生嚴重損傷,又使再次作業時的拆卸扭矩增大,易造成全井油管或油桿的報廢。
3.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用于液壓油管或桿鉗的雙向定壓閥,以便可靠控制液壓油管或桿連接和拆卸作業時的不同壓力要求,提高施工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解決方案是:一種用于液壓油管或桿鉗的雙向定壓閥,包括閥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的主、回油路中左部和右部分別設置有結構完全相同而方向相反的定值溢流閥,其軸線上下相錯呈平行狀;上述閥體主、回油路中的左部和右部的定值溢流閥內端之間設有A、B進回油孔,該A、B進回油孔上下對稱,并分別靠近左、右部定值溢流閥的進、排油口且相連通。
所述閥體左部和右部的定值溢流閥,主要包括伸出閥體端面的調節桿、自調節桿內端向里依次設有閥芯彈簧、先導閥、滑閥彈簧和滑閥,該滑閥和先導閥的各零件形狀均為圓柱體,其密封件為O形膠圈。
只要將上述雙向定壓閥安裝于液壓油管或桿鉗上,便可控制液壓鉗,使其在使用時滿足不同壓力的要求。
采用上述解決方案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液壓鉗與分配閥、齒輪泵之間的空間受限,設計的雙向控制定壓閥體積小,不但達到了工作要求,而且滿足了空間限制的要求。
2.進、回油路中的系統壓力獨立控制,一次調定后就能滿足連接、拆卸的不同工作壓力要求,提高了施工質量,降低了成本。
3.由于進、排油口連通距離近,排油面積大,動作靈敏,具有減壓和恒壓雙重功能。
4.由于滑閥和先導閥的主要零件均采用圓柱體結構,O形膠圈密封,簡化了加工工藝,結構緊湊。
4.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用于液壓油管或桿鉗的雙向定向定壓閥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用于液壓油管或桿鉗的雙向定向定壓閥在液壓鉗上安裝使用位置示意圖;
5.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用于液壓油管或桿鉗的雙向定壓閥,其結構包括閥體5,該閥體5的主、回油路中左部和右部分別設置有定值溢流閥10,其結構完全相同而方向相反,其軸線上下相錯開呈平行狀;該閥體與主、回油路中的左部和右部的定值溢流閥內端之間設有A、B進回油孔7、8,該A、B進回油孔7、8上下對稱并分別靠近左、右部定值溢流閥的進、排油口并且相連通。該閥體5左部和右部的定值溢流閥5,主要包括伸出閥體5端面的調節桿6,自調節桿6內端向里依次設有閥芯彈簧1,先導閥2、滑閥彈簧3和滑閥4,該滑閥4和先導閥2的各零件形狀均為圓柱體,其密封件為O形膠圈。
使用時,通過調節桿6將主、回油路中的先導閥2的開啟壓力根據工作要求不同調定之后,使主、回油路中的工作壓力不同,體積小,流量大,任何傳統的溢流閥無法代替,該定值溢流閥的原理是由先導閥2控制滑閥4的開啟壓力,由于進、排油口連通距離近,排油面積大,動作靈敏,具有減壓和恒壓的雙重功能,該雙向定壓閥22在液壓鉗上,安裝使用位置如圖2所示,雙向定壓閥22直接固定在液壓鉗24上的液壓馬達21的安裝平面上,該雙向定壓閥上的油道與液壓馬達上的進、出油道連通,定壓閥的另一面則固定著分配閥23,工作時,液壓油由分配閥23控制,通過雙向定壓閥和液壓馬達相連通的進油道進入液壓馬達工作,當液壓油壓力大于雙向定壓閥22調定值時,雙向定壓閥中的定值溢流閥就被液壓油打開,實現減壓和穩壓,可靠的控制液壓鉗并使其滿足液壓油管或桿連接和拆卸作業時的不同壓力要求。更具體來說,當A進回油孔工作時(參見圖1左部定值溢流閥10),液壓油經分配閥23由A口進入液壓馬達21,當壓力高于工作壓力時,液壓油經滑閥4上的阻尼孔進入滑閥后腔,當滑閥4后腔內的壓力克服先導閥閥芯上的閥芯彈簧1預緊力時,先導閥2開啟,液壓油從徑向油孔經壓力表油道流向回油口,此時滑閥4后腔的壓力下降,滑閥4被進油口的液壓油向后推動而打開排油口,液壓油進入B進回油孔回油,系統壓力下降;當B進回油孔8工作時(參見圖1右部定值溢流閥10)液壓油經分配閥23由B口進入液壓馬達21,當壓力高于工作壓力時,液壓油經滑閥4上的阻尼孔進入滑閥后腔,當滑閥4后腔內的壓力克服先導閥閥芯上的閥芯彈簧1預緊力時,先導閥2開啟,液壓油從徑向油孔經壓力表油道流向回油口,此時滑閥4后腔的壓力下降,滑閥4被進油口的液壓油向后推動而打開排油口,液壓油進入A進回油孔回油,系統壓力下降。系統壓力下降后,滑閥4在滑閥彈簧3作用下關閉排油口,從而保證系統壓力穩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焦集群,未經焦集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22982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側開口椎弓根固定裝置
- 下一篇:四輪摩托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