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動車的加速控制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01228957.4 | 申請日: | 2001-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490007Y | 公開(公告)日: | 2002-05-08 |
| 發明(設計)人: | 陳見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永芳塑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L15/10 | 分類號: | B60L15/1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張占榜,朱黎光 |
| 地址: | 臺灣省彰化縣***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車 加速 控制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車的加速控制裝置。
圖1所示為現用車輛把手桿上以一控制轉套控制速度示意圖。其把手桿上直接套結的一轉套A提供手部握持,其轉套A連接一油門的拉索,使可由轉動轉套A而拉動油門來達到加速或放開油門而減速。而其剎車握柄B則樞設于該轉套A的外側,可由同一手伸出四支手指拉動剎車握柄B。然而這樣的動作設計非常不良,以致常常會在緊急剎車時因剎車握把B拉得太急促,而連帶使手腕與手拇指對握住的轉套再往加油的方向繼續轉動而大開油門,造成車輛繼續向前加速的暴沖現象,增加了許多危險性。
所以如何以上述不良的動作設計加以改良,以避免誤加油門造成暴沖的危險性,是本實用新型所欲行解決的困難點所在。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會造成誤加油門暴沖危險的電動車的加速控制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由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電動車的加速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前蓋與后蓋相對蓋結所成的外殼,其中后蓋在其底部向下延伸設一具有半圓凹弧的束座,其配合另一束結元件束結于電動車的把手桿上;后蓋正面內外凸設一圓形套座,圓形套座的內壁有一內套階,一支旋臂基部、一外套筒套入內套階組合,且旋臂以內套筒在圓形套座內套階內定角度回擺,旋臂基部外套筒之內一內套筒套結一支金屬調節軸,金屬調節軸以其外端與一電阻調節器穿套;另配合一片電路板及外殼一側嵌設的電源開關等三者相互跨接并聯,而三者間拉出一組電源線接于蓄雷池,另拉出一組控制線接于一控制器,通過旋臂轉動金屬調節軸與電阻調節器,配合電路板來變化電阻值大小,再傳輸給控制器而由控制器連接馬達以控制馬達轉速達到加速功能。
除上述必要技術特征外,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可補充如下技術內容:
外套筒外壁凸設一卡結凸體及一定位凸齒與圓形套座的缺口相對套入,將卡結凸體與定位凸齒回轉錯開缺口而卡在圓形套座內,并于內套階的內壁以一尖擋齒與外套筒的定位凸齒擋止定位,使旋臂以內套筒在圓形套座內套階內定角度回擺。
其電路板設有三個不同顏色的平面型發光二極管SMD燈與前蓋中間所設一視窗孔相對,而能以不同顏色燈號顯示電池的電位。
其視窗孔配合蓋結一透明的視窗蓋。
本實用新型主要包含由前蓋與后蓋蓋結組成一外殼,其后蓋向下設一個具有半圓凹弧的束座配合另一束結元件可束結于電動車的把手桿上;后蓋正面向外凸設一圓形套座,于其內壁形成內套階可供一支旋臂基部的外套筒套入組合,外套筒外壁凸設一卡結凸體及一定位凸齒與圓形套座的缺口相對套入,將卡結凸體與定位凸齒回轉錯開缺口而卡在圓形套座內,內套階設一尖擋齒與外套筒的定位凸齒擋止定位,使旋臂以內套筒在圓形套座內套階內定角度回擺,旋臂基部外套筒內設一支金屬調節軸以外端與一電阻調節器穿套;另配合一電路板及一電源開關等相互跨接并聯,二者間拉一組電源線接于蓄電池,另拉一組控制線接于一控制器,通過旋臂轉動金屬調節軸與電阻調節器配合電路扳來變化電阻值,再傳輸給控制器由控制器連接馬達控制馬達轉速達到加速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其裝置于手腕所握持的把手桿以外的位置,由大拇指外張按壓控制,與其他四指拉動剎車把手的動作形成明顯的區隔,不會造成誤加油門的暴沖危險。
下面,茲配合附圖列舉一具體實施例,詳細介紹本實用新型的構造內容,及其所能達成的功能效益如后;
附圖說明:
圖1是現用車輛把手桿上以一控制轉套控制速度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半組合立體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組合完成圖。
圖5、6是本實用新型加速動作的實施例圖。
圖7、8是本實用新型加速器內部的控制線路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馬達控制線路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控制動作流程的方塊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的前視平面示意圖。
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其主要包含有一前蓋11與后蓋12相對蓋結所成,外殼10、前蓋11與后蓋12內部互設有螺柱111與121相對配合螺絲鎖合,其中前蓋中間鏤一視窗孔112結合一片透明的視窗蓋113,而后蓋12在其底部向下延伸設一具有半圓凹弧的束座122,其配合另一束結元件13可提供束結于電動車輛的把手桿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永芳塑膠有限公司,未經永芳塑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22895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