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發光二極管為光源的背投顯示設備無效
| 申請號: | 01228947.7 | 申請日: | 2001-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492924Y | 公開(公告)日: | 2002-05-22 |
| 發明(設計)人: | 寇紀淞 | 申請(專利權)人: | 寇紀淞 |
| 主分類號: | G09G3/36 | 分類號: | G09G3/36;G02C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新技***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光二極管 光源 顯示 設備 | ||
本實用新型屬于背投顯示設備,特別涉及一種發光二極管為光源的背投顯示設備。
目前背投顯示設備中,如圖1所示,有液晶顯示LCOS控制電路,液晶顯示控制電路分別連接紅色液晶顯示板R-LCOS、綠色液晶顯示板G-LCOS和藍色液晶顯示板B-LCOS,紅色液晶顯示板、綠色液晶顯示板和藍色液晶顯示板分別設置在具有半反射膜的復雜的透射和反射棱鏡組的下、后、上方,復雜的透射和反射棱鏡組的前方是投射透鏡,因為背投顯示設備需要光源強度較大,因此一般利用的光源主要為UHP光源,及傳統的短弧超高壓汞燈,紅色液晶顯示板、綠色液晶顯示板和藍色液晶顯示板需要面光源,而這些光源不是面光源,還需要對這些光源配合反光罩透鏡,并且還要復雜的分光鏡將白光分光為紅、綠、藍三種光,在與紅色液晶顯示板、綠色液晶顯示板和藍色液晶顯示板配合,由于受制作工藝及成本限制,目前該光源的使用壽命也較短,且生產工藝極為復雜,已不適合在大規模產業化產品中應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發光二極管為光源的背投顯示設備,克服現有技術的背投顯示設備中光源的使用壽命較短,生產工藝復雜的缺點和不足。達到用壽命高、光強度高、光均勻度、色溫變化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發光二極管為光源的背投顯示設備,有液晶顯示控制電路,液晶顯示控制電路分別連接紅色液晶顯示板、綠色液晶顯示板和藍色液晶顯示板,紅色液晶顯示板設置在具有半反射膜的棱鏡的下方、綠色液晶顯示板設置在具有半反射膜的棱鏡的后方,藍色液晶顯示板設置在具有半反射膜的棱鏡的上方,具有半反射膜的棱鏡的前方是投射透鏡,其特征為:紅色液晶顯示板的后側是單色紅光發光二極管矩陣板、藍色液晶顯示板的后側是單色藍光發光二極管矩陣板、綠色液晶顯示板的后側是單色綠光發光二極管矩陣板。發光二極管矩陣板是在電路板上以矩陣形式排列的發光二極管矩陣,全部發光二極管各串聯連接一電阻,在將串聯有電阻的全部發光二極管并聯在電源上。
具有半反射膜的棱鏡是直角等邊三棱鏡,在斜邊面上有半反射膜。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簡化系統復雜程度,直接用單色光源入射LCOS,避免了系統內復雜的分光系統,降低總體成本造價:單色LED的壽命遠高于UHP光源,其使用壽命可達到10萬小時,更適合于背投顯示設備;利用單色LED做光源,可替代原有在部分背投顯示設備中的機械部分,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及穩定性;以三片式LCOS背投顯示設備為例,利用發光二極管(LED)為光源取代傳統光源,將可極大的降低各種背投顯示設備的生產工藝難度、成本造價及系統的穩定可靠性,因此可廣泛的應用于單片式、三片式的FLCD、LCOS等各項背投顯示設備技術中。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實施例:
圖1是UHP為光源的背投顯示設備結構圖
圖2是發光二極管為光源的背投顯示設備結構圖
圖3是發光二極管(LED)光源矩陣板結構正視圖
圖4是發光二極管(LED)光源矩陣板結構后視圖
圖是發光二極管(LED)光源矩陣板電路圖
圖2所示的一種發光二極管為光源的背投顯示設備,有現有的液晶顯示LCOS控制電路1,液晶顯示控制電路分別連接現有的紅色液晶顯示板R-LCOS?2、綠色液晶顯示板G-LCOS?3和藍色液晶顯示板B-LCOS?4,紅色液晶顯示板設置在具有半反射膜的棱鏡5的下方、綠色液晶顯示板設置在具有半反射膜的棱鏡5、6的后方,藍色液晶顯示板設置在具有半反射膜的棱鏡6的上方,具有半反射膜的棱鏡的前方是投射透鏡7,紅色液晶顯示板的后側是單色紅光發光二極管矩陣板R-LED?8、藍色液晶顯示板的后側是單色藍光發光二極管矩陣板B-LED?9、綠色液晶顯示板的后側是單色綠光發光二極管矩陣板G-LED?10。
圖3、4、5所示是發光二極管矩陣板的結構和電路圖。它是在電路板上以矩陣形式排列的發光二極管矩陣LED1一LED100,全部發光二極管各串聯連接一電阻R1-R100,在將串聯有電阻的全部發光二極管并聯在電源VCC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寇紀淞,未經寇紀淞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22894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