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磁力傳動泵無效
| 申請號: | 01227933.1 | 申請日: | 2001-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486753Y | 公開(公告)日: | 2002-04-17 |
| 發明(設計)人: | 薛寬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大路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66 | 分類號: | F04D29/66 |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梁寅春 |
| 地址: | 311234***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磁力 傳動 | ||
本實用新型屬于離心泵,特別是離心磁力傳動泵。
磁力傳動泵泵軸上所聯內磁轉子在外磁轉子磁場作用下轉動,由于泵軸與電機軸非機械聯接,故這種泵具有無泄漏的特點,它特別適用于石油化工等領域輸送易燃易爆、劇毒、貴重、腐蝕性介質。
磁力傳動泵由于葉輪前后蓋板以及內磁轉子前后的壓力與承壓面積不同,轉子承受的軸向力較大,需要對軸向力進行平衡。目前在磁力泵上應用的軸向力平衡機構有葉輪前后密封環和背葉片兩種,殘余軸向力有止推軸承承受。這兩種結構都是針對某一額定工況的,而由于生產的需要工況往往發生變化,以及內部各過流間隙因磨損等引起相關部位壓力變化,都會使轉子上作用的軸向力不能被平衡掉,平衡效果變差,而殘余軸向力全有止推軸承承受,引起止推軸承端面比壓增大,使之磨損加重,甚至于被壓潰,轉子卡死不能運轉,導致泵損壞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因此目前的磁力泵的使用可靠性較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為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運行時能自動平衡軸向力的磁力傳動泵。
本實用新型磁力傳動泵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在泵體與泵蓋之間設有葉輪,葉輪上聯有泵軸,泵軸上套有滑動軸承其前端與葉輪輪轂之間設有止推軸承,泵軸后端部聯有內磁轉子,內磁轉子外套有外磁轉子,葉輪后蓋板上開有平衡孔并設有外凸圈,其特殊之處是葉輪后蓋板上設有節流凸圈徑向位于平衡孔和外凸圈之間。
本實用新型由于在葉輪后蓋板上設有節流凸圈,故節流凸圈與外凸圈之間形成一環狀凹槽,此凹槽處可以形成一調壓腔,使本磁力泵轉動部件的軸向力能自動平衡。自動平衡的過程將通過以下附圖與實施例加以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實新型的實施方式。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葉輪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葉輪右視圖;
圖4是圖1局部放大圖。
圖中標記為:1低壓腔,2泵體,3平衡孔,4葉輪,5高壓腔,6泵蓋,7徑向間隙,8外凸圈,9調壓腔,10節流凸圈,11泄流通道,12后腔,13滑動軸承,14軸向間隙,15止推軸承,16泵軸,17密封墊,18內磁轉子,19隔離套,20外磁轉子,21電機。
本磁力傳動泵,泵體2與泵蓋6之間設有葉輪4,葉輪4上聯有泵軸16,泵軸16上套有滑動軸承13其前端與葉輪輪轂之間設有止推軸承15,泵軸后端部聯有內磁轉子18,內磁轉子外套有外磁轉子20,內、外磁轉子之間設有一隔離套19其前端經密封墊17固定于泵蓋6,葉輪后蓋板上靠近于輪轂外側處開有軸向平衡孔3,后蓋板近周邊處設有外凸圈8,后蓋板于平衡孔3和外凸圈8之間設有節流凸圈10。
本實用新型葉輪上開有平衡孔3使其前后壓力趨于平衡,即后腔12與低壓腔1壓力趨于平衡。葉輪后蓋板上的外凸圈8外側與泵蓋6槽壁之間具有徑向間隙7,葉輪后蓋板外凸圈8與節流凸圈10之間的環狀凹槽與所對應的泵蓋6的凹槽一并構成調壓腔9,泵蓋與葉輪的間隙形成泄流通道11貫通于調壓腔9和后腔12。電機21帶動外磁轉子20轉動時,在磁場作用下內磁轉子18轉動,經泵軸16帶動葉輪4轉動。泵在運行時轉動部件產生軸向力,軸向力向前(圖中向左)時,因產生一定位移使泄流通道11變寬,從調壓腔9流向后腔12的液流量增加,由于徑向間隙7不變,高壓腔5流入調壓腔的液流量基本不變,因此,調壓腔9內壓力降低,由此自動產生一向后的軸向力,與向前軸向力抵消;反之,運行中產生軸向力向后時,泄流通道11變狹,調壓腔9流向后腔12的液流量減小,調壓腔內壓力增加,自動產生向前的軸向力,與向后軸向力抵消。本實用新型就是如此實現自動平衡運行中產生的軸向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大路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大路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22793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凍防炸高效型太陽能熱水器
- 下一篇:一種自動補水的水封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