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煙氣采集與測定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01227250.7 | 申請日: | 2001-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489324Y | 公開(公告)日: | 2002-05-01 |
| 發明(設計)人: | 郭永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永平;宋彥湘 |
| 主分類號: | G01N1/24 | 分類號: | G01N1/24;G01N21/17 |
| 代理公司: | 北京萬科園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張亞軍,樊炳章 |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朝***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煙氣 采集 測定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煙氣采集與測定裝置。
目前,環保監測中利用氣泵直接抽取采集煙塵氣體,煙塵氣體通過氣泵時與氣泵的相關機件接觸,所以產生煙塵粘污和腐蝕氣泵現象,因而使氣泵工作性能下降,以致損壞氣泵。測定煙氣時煙塵氣體直接接觸光學元件,因此會粘污光學元件,使光路的透光性能下降,直接影響測量的結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煙氣采集與測定裝置,使煙塵與光學元件隔離,避免粘污光學元件;在壓縮空氣產生的負壓作用下采集煙塵氣體,氣泵不與煙塵氣體接觸,解決了氣泵的粘污和腐蝕問題。
本實用新型內容:一種煙氣采集與測定裝置,包括光學元件、氣泵及管道,其特征是:煙氣測量室與光學元件間的管道上設有干凈氣體通過的窄縫;連管的一端與煙氣測量室相連,連管的另一端交于并連通氣泵的壓縮空氣管的中段。所述窄縫也可設為若干小孔。所述煙氣測量室可以是煙氣的排放管道。
本實用新型優點:
1.由于氣泵的壓縮空氣管與連管連通,根據吸射原理,氣泵壓縮空氣管產生負壓把煙塵氣體引至煙氣測量室,由于煙塵氣體未與氣泵接觸,避免了產生煙塵粘污氣泵和腐蝕氣泵。
2.利用過濾后的干凈氣體在光學元件和煙氣測量室之間的窄縫流通形成的氣幕,徹底隔絕了光學元件和煙塵之間的直接接觸。杜絕了煙塵對光學元件的粘污,消除了由煙塵粘污而引起的測量誤差。提高了儀器檢測的穩定性及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的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側視圖(剖下半部)。
圖3是實施例2的示意圖。
圖4是圖3的側視圖(剖下半部)。
圖5、圖6是實施例3的示意圖。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本實施例(圖1、圖2)由光學元件1、干凈氣體管道3、連接管4、煙氣進氣管5、出氣管7、連管8、煙氣測量室9、氣泵10、壓縮空氣管11和排氣管12組成。煙氣進氣管與煙氣測量室連通,煙氣測量室兩側設有連接管道4,在煙氣測量室與光學元件間設有窄縫2,干凈氣體由進氣管3進入經窄縫2從出氣管7流出,在兩窄縫2之間形式氣幕6。從而避免了煙氣和光學元件相接觸造成的粘污。光學元件可以用發光元件如發光二極管,或光探測元件如光電池,也可以是光傳導元件如光纖;還可以是射線源和射線傳感器。連管8的一端連通煙氣測量室,并與煙氣進氣管位于同一直線上。連管8的另一端交于氣泵10的壓縮空氣管11的中段并連通。氣泵10、壓縮空氣管11、排氣管12和連管8組成的煙氣采集裝置的負壓把煙氣吸到煙氣測量室中;再由連管8、排氣管12排出。氣泵只產生壓縮空氣,煙氣不接觸氣泵,達到了氣泵不和煙氣接觸的目的。連管8與壓縮空氣管11(或排氣管12)垂直或成一角度設置。
實施例2,參看圖3、圖4,在光學元件1和煙氣測量室9之間的連接管上的窄縫也可設為若干個小孔13。并把實施例1中的出氣管7改為進氣管3。一定量的干凈氣體由進氣管3經小孔13進入連接管4中,在連接管里產生大于煙氣測量室內煙氣的壓力,干凈氣體由連接管流向煙氣測量室,從而阻止了煙氣向光學元件所在方向的運動,避免了及煙氣對光學元件接觸而產生的粘污。
實施例3,參看圖5、圖6,煙氣測量室9直接用煙氣排放管道如煙筒,這種情況可省去進氣管5、連管8、氣泵10、壓縮空氣管11和排氣管管12、其它不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永平;宋彥湘,未經郭永平;宋彥湘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22725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