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子卡連接器無效
| 申請號: | 01222790.0 | 申請日: | 2001-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488199Y | 公開(公告)日: | 2002-04-24 |
| 發明(設計)人: | 劉俊賢;杜少平;張建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71 | 分類號: | H01R13/71;H01R13/703;H01R12/14;H01R31/06;G06K7/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卡 連接器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子卡連接器,尤其涉及一種將電子卡與電路板電性連接的電子卡連接器。
隨著無線通訊技術的蓬勃發展,個人移動終端同時有多個用戶識別模塊(Subscriber?Identity?Module,簡稱SIM卡)已相當常見。相關的現有技術可參照美國專利第5,259,777號等,這些現有技術揭示的移動終端需先結束工作才能替換SIM卡,且該SIM卡的接觸墊通常直接與導電端子接觸,而在電子啟動時裝置將會產生瞬時脈沖電流直接進入工作狀態,因此用戶在換卡時需先關閉電子裝置而導致操作復雜;同時,當電子裝置啟動時,電子卡直接進入工作狀態,這樣瞬時脈沖電流會對電子卡內部電路造成沖擊而有損電子卡內部電路,而且這些現有技術揭示的開關裝置橫向較寬或并不設置在同一表面,從而使絕緣本體體積較大。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延遲接觸功能以支持電子卡熱插拔動作并可保護電子卡內部電子線路的電子卡連接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實用新型包括絕緣本體、收容于絕緣本體內的若干導電端子及開關裝置,其中導電端子設有與絕緣本體相卡持的固持部,以及與電子卡相接觸的接觸部。開關裝置包括有單獨設置的第一開關端子與第二開關端子,所述第一開關端子包括第一固持部,設在第一固持部一端的第一焊接部,位于固持部相對另一端的第一接觸部;第二開關端子包括與第一固持部平行設置的第二固持部、設在第二固持部一端的第二焊接部、位于第二固持部相對另一端的第二連接部及設在第二連接部一端并突出絕緣本體上表面的第二抵接部,且第二抵接部末端設有第二接觸部,且第一開關端子位于第二抵接部下端,第一與第二接觸部相對設置,當電子卡插入時,電子卡的接觸墊先與導電端子接觸,而后電子卡前緣抵壓第二抵接部,令第二接觸部相對第一接觸部移動而電性接觸,以導通電性回路,從而使電子卡開始工作以達成延時接觸的功能。退卡時,電性回路先行結束工作,而后令電子卡結束工作,如此電子卡可在電子裝置工作狀態下進行插拔動作而不影響其內部電子線路。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開關裝置不僅寬度較窄,而且設置在沿絕緣本體厚度方向的同一表面上,因此絕緣本體不需占據較大的空間。同時,本實用新型開關裝置的設置使本實用新型具有延時接觸的功能,從而電子卡可在電子裝置工作狀態下進行插拔動作而不影響其內部電子線路。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子卡連接器的立體組合圖。
圖2為圖1沿A-A線的剖視圖。
圖3及圖4為電子卡插接至本實用新型電子卡連接器中的過程示意圖。
請參照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電子卡連接器1包括絕緣本體10、導電端子20及開關裝置30。其中絕緣本體10沿縱向軸線設有兩排貫穿絕緣本體10以收容導電端子20的端子收容槽101,該端子收容槽101一端設有連接其兩相對側壁(未標號)的墊塊102。端子收容槽101靠近墊塊102的側壁上設有用以固持導電端子20的第一卡槽103。絕緣本體10單獨設有用以固持第一開關端子31及第二開關端子32的第一固持槽105與第二固持槽106。
導電端子20包括固持部200、自固持部200一端垂直彎折的焊接部201、自固持部200另一端垂直彎折的連接部202、自連接部202一端延伸的接觸部203,上述固持部200卡持于端子收容槽第一卡槽103中以將導電端子20固持于絕緣本體10上,而接觸部203頂端突出絕緣本體10上表面以與電子卡接觸墊(未標號)相抵接。導電端子20接觸部203設有用以增進與電子卡6接觸墊接觸可靠性的凸肋205。
開關裝置30包括分別裝設于第一固持槽105與第二固持槽106中的第一開關端子31與第二開關端子32,其中第一開關端子31包括第一固持部310,設于第一固持部310一端的第一焊接部311,位于第一固持部310設有第一焊接部311另一端并自第一固持部310延伸的第一連接部312及位于第一連接部312末端的第一接觸部313;第二開關端子32包括與第一固持部310平行設置的第二固持部320、設于第二固持部320一端的第二焊接部321、位于第二固持部320相對另一端并與第一連接部312具有相似構造的第二連接部322以及設于第二連接部322一端并突出絕緣本體10上表面的第二抵接部323,且第二抵接部323末端設有第二接觸部324。如此,第二抵接部323在絕緣本體10厚度方向上包容第一開關端子31,且第一與第二接觸部313、324相對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22279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收管器
- 下一篇:無檢修環保輸送機托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