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氣動液壓感壓增力驅動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01222205.4 | 申請日: | 2001-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485470Y | 公開(公告)日: | 2002-04-10 |
| 發明(設計)人: | 汪沛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汪沛華 |
| 主分類號: | F15B3/00 | 分類號: | F15B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1***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動液壓 感壓增力 驅動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動液壓傳動系統用的氣動液壓感壓增力驅動裝置。
氣動液壓傳動系統應用氣動液壓增力裝置時,其快速行程多采用單獨的氣缸驅動。美國專利號為3426530的專利產品采用在環形活塞和盤狀活塞之間的空間內導入壓縮空氣,推動環狀活塞擠壓液壓油,再去推動工作活塞,實現快速行程;德國獨資企業在中國申請的專利號為94229014.3《氣液增壓驅動裝置》是采用壓縮空氣推動盤狀活塞壓縮彈簧推動環狀活塞擠壓液壓油推動工作活塞實現快速進給,并由設置在增壓缸下部的單獨氣缸實現快速回程。以上兩種方法都存在軸向尺寸長、結構復雜、壓縮空氣消耗量多、容易泄漏等缺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壓縮空氣消耗量更少、更不容易泄漏、軸向尺寸更小、結構更簡單、快速行程可以調節、工作壽命更長的氣動液壓感壓增力驅動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氣動液壓感壓增力驅動裝置,由低壓腔、高壓腔、帶增壓活塞桿的上活塞、中隔密封裝置及工作活塞組成;上缸筒上端與設有輸入接口的上端蓋相連接,下端通過中隔密封裝置與下缸筒相連接,下缸筒的下端裝有下端蓋,通過連接螺栓將它們連在一起;設有旁通補償裝置的中隔密封裝置將上缸筒與下缸筒分隔為低壓腔與高壓腔,并通過貯液貯能裝置接口與貯液貯能裝置、殘壓閥、兩位三通閥相連接后接到動力源上;旁通補償裝置由低壓通道、高壓通道、柱塞裝置構成,柱塞裝置由帶有密封裝置的階梯形柱塞、墊片、彈性密封墊及彈簧組成;貯液貯能裝置由貯液貯能裝置缸體、進油接口、殘壓閥、減壓閥、加油接口及壓力表組成,殘壓閥,由殘壓閥閥體、帶密封裝置的殘壓閥閥芯、調節螺桿及殘壓閥彈簧組成;上缸筒的低壓腔內設有帶增壓活塞桿的上活塞;下缸筒的高壓腔通過設在中隔密封裝置上的高壓表接口與高壓表相接,下缸筒內還設有工作活塞;工作活塞上部設有活塞用滑圈組合密封裝置,下端穿過設在下端蓋上的導向密封裝置成為動力輸出接頭;脫模回位裝置由脫模彈簧和回位彈簧組成;活塞用滑圈組合密封裝置由低摩擦系數材料制成的外表面設有多道環狀后角為很小楔角的鋸齒形密封棱帶的滑圈、由彈性材料制成的其數量和位置與環狀鋸齒形密封棱帶相對應的圓環狀內圈、設在內圈內層的導向座、導向套、承力環、防塵導向套及密封圈構成。
采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與現有結構相比,取消了環狀活塞及獨立的快速回程氣缸,采用旁通補償裝置及貯液貯能裝置,從根本上克服了引起泄漏的原因,而且減少了軸向尺寸;通過調節殘壓閥,控制工作活塞的初始伸出長度,實現對快速行程的精確調節,使壓縮空氣的消耗量減少到最少,而且快速行程調節環節無機械摩擦磨損,結構簡單、工作壽命更長、更耐用;通過調節貯液貯能裝置,控制通過貯液貯能裝置的液壓油的流速,實現對快速行程運動速度的調節;操縱一個兩位三通閥就可以實現快速進給和自動增力動作,若采用電控兩位三通閥并與自動控制系統連接還可以實現程序控制。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專利號為94229014.3的《氣液增壓驅動裝置》的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采用壓縮空氣為動力時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貯液貯能裝置及殘壓閥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活塞用滑圈組合密封裝置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汪沛華,未經汪沛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22220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雙向雙振膜平面揚聲器
- 下一篇:真空成型機的上模電動調整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