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小六梭快織塑編圓織機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01221238.5 | 申請日: | 2001-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467540Y | 公開(公告)日: | 2001-12-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葉萍萍;周德川;黃美昌;童廣土;陳敏兆 | 申請(專利權)人: | 平陽縣廣銀塑料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C3/40 | 分類號: | D04C3/4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401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小六梭快織塑編 圓織機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塑料編織包裝袋的織造設備,特別是一種小六梭快織塑編圓織機。
以往的塑料編織袋圓織機,一般為四梭圓織機,編織速度小于1.4m/min,由于結構尺寸上的原因,致使編織速度再也提不上去。一般四梭圓織機包括電動機(1)、蝸桿(2)、蝸輪(3)、主軸(4)、凸輪(5);而凸輪(5)的外圓上有雙凹槽曲面滑道(6)(7),滑塊(8)(9)與其滑動連接作上下往復運動,滑塊(8)(9)上裝有內(nèi)棕框(10)與外棕框(11);內(nèi)外棕框(10)(11)上裝有8-12根棕絲(12),棕絲(12)中有一供經(jīng)絲(13)穿過的孔;主軸(4)上端還裝有梭子(14)與梭子推進器(15),梭子(14)的底板側面上裝有4只梭輪(16)與上下門圈接觸運動連接,梭子(14)的底板上裝有耐磨塑料(17)與筘門(18)。因為4梭圓織機本身結構尺寸上的原因,編織速度不能再提高,因而直接影響圓織機編織袋的產(chǎn)量不能適應目前的市場需要。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編織速度快,達到2.1m/min,且易損件少,維修費用低的小六梭快織塑編圓織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在原有四梭圓織機結構基礎上,把凸輪(5)的直徑增大為1110~1200mm;凸輪(5)上的雙凹槽曲面滑道(6)(7)上各均布30~36只滑塊(8)(9);內(nèi)外棕框(10)(11)各有30~36組;梭子(14)增為6只,每只梭子(14)的長度為390~420mm;滑塊(8)(9)在雙凹槽曲面滑道運動的升降距離是100~120mm。相對于原有四梭圓織機:原凸輪(5)的直徑為860~1100mm;滑塊(8)(9)在雙凹槽曲面滑道運動的升降距離是130mm;梭子(14)總長度為470mm,在這些方面作了相應地改進。經(jīng)過樣機實踐,本實用新型達到了設計要求。
所說的兩凹槽曲面滑道(6)(7)上各均布32只共64只滑塊(8)(9),滑塊(8)(9)上下往復運動的距離為105mm;梭子(14)的長度為395mm;內(nèi)外棕框(10)(11)也是各82只。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在凸輪(5)圓周雙凹槽曲面滑道上有64只滑塊(8)(9)作上下運動,從而形成六個經(jīng)絲叉口,供運動半徑為480~600mm的六只梭子運行之需。每轉一圈則布下6根緯絲,比原有四梭每轉一圈布下4根緯絲,提高工效達50%,而且易損件反而減少,維修費用降低。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凸輪(5)上各組件的示意圖。
圖3是梭子(14)的結構示意圖。
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由電動機(1)、蝸桿(2)、蝸輪(3)、主軸(4)、凸輪(5),凸輪(5)的外圓上有兩凹槽曲面滑道(6)(7)、滑塊(8)(9)、內(nèi)棕框(10)、外棕框(11)、棕絲(12)、經(jīng)絲(13)、梭子(14)、梭子推進器(15)、梭輪(16)、耐磨塑料(17)與筘門(18)、絲管筒(19)所組成。
參照圖2,從圖上看出凸輪(5)上雙凹槽曲面滑道(6)(7),凸輪(5)安裝在主軸(4)上,內(nèi)外棕框(10)(11)、梭子(14)與梭子推進器(15)、筘門(18)。凸輪(5)的直徑改進為1110~1200mm,其上的雙凹槽曲面滑道(6)(7)上各均布30~36只滑塊(8)(9)。內(nèi)外棕框(10)(11)也各有30~36組。滑塊(8)(9)在雙凹槽曲面滑道運動的升降距離是100~120mm。本實施例上滑塊(8)(9)各為32只,合計64只,滑塊(8)(9)的升降距離是105mm,內(nèi)外棕框(10)(11)也是各32組。
參照圖3,是梭子(14)結構示意圖。梭輪(16),耐磨塑料(17),絲管筒(19)。本實施例上梭子(14)是6只,每只梭子(14)的長度為390~420mm取395mm。
工作情況是電動機(1)帶動蝸桿(2)、蝸輪(3)轉動,蝸輪(3)通過鍵聯(lián)接主軸(4)轉動。通過鍵聯(lián)接凸輪(5)轉動。在凸輪(5)的外圓上有兩凹槽曲面滑道(6)(7)帶動滑塊(8)(9)作上下往復運動,滑塊(8)(9)上裝有內(nèi)棕框(10)與外棕框(11),每個棕框上裝有8-12根棕絲(12),每根棕絲中有一供經(jīng)絲(13)穿過的孔眼。64只棕框的上、下運動帶動經(jīng)絲(13)形成六組開交供六只梭子(14)作圓周運動之需。梭子(14)由固定在主軸(4)盤上的梭子推進器(15)推著運動。梭子(14)的底板側面裝有4只梭輪(16)和上、下門圈接觸運動,同時,梭子(14)的底板上裝有耐磨塑料(17)與筘門(18)接觸運動,隨著梭子(14)的不斷運動,其肚子中的絲管筒(19)上的緯絲不斷布下,從而與經(jīng)絲交織成塑料編織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平陽縣廣銀塑料機械有限公司,未經(jīng)平陽縣廣銀塑料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22123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去除型腔內(nèi)相貫孔圓弧面毛刺的工具
- 下一篇:自行車折疊式腳踏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