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01220165.0 | 申請日: | 2001-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474803Y | 公開(公告)日: | 2002-01-30 |
| 發明(設計)人: | 朱清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清峰 |
| 主分類號: | F16D65/40 | 分類號: | F16D65/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雙收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夏晏平 |
| 地址: | 476000 河南省商丘***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動 間隙 自動 調節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特別是一種安裝在車輛S形凸輪制動器上、可反向調節制動間隙的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
在現有技術中,汽車的S形凸輪制動器是通過安裝在制動蹄上的制動襯片與制動鼓之間的摩擦來對汽車實施制動的。它要求在制動時制動襯片應能迅速壓靠到制動鼓上。而在行車時,絕對不允許制動器壓靠到制動鼓上。更不允許有卡、抱現象發生。因此,制動襯片與制動鼓之間應當設置一個合理間隙。由摩擦造成制動襯片的磨損,使此制動間隙逐漸增大,同時使制動分室的活塞行程相應增長。如果過大的間隙得不到及時調節,勢必影響制動相應時間,相反當制動器受熱膨脹時,制動間隙減小,勢必會產生卡住、抱死現象。從而,直接關系到車輛的行駛安全性。正因如此,所有車輛的制動器都需要設置制動間隙調節裝置。
中國專利ZL96241604.5公開了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該裝置可有效地自動調節間隙,但是它不具有反向調節功能,即不能逆時針轉動蝸輪軸,且存在因彈性形變引起的過調整現象。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改進的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其與現有技術中的同類產品相比,增加了反向調整功能,且能消除因彈性形變引起的過調整現象。
本實用新型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將其安裝在車輛S形凸輪制動器上。該裝置包括殼體。其中設有單級單向離合器。所述單級單向離合器包括套裝在蝸桿軸上的離合齒輪、離合套、離合彈簧和止動彈簧。其中止動彈簧套裝在離合彈簧內,離合彈簧套裝在離合齒輪和離合套的環形壁內。所述止動彈簧的一端抵靠離合套的端壁內側,另一端抵靠蝸桿軸的軸肩;離合彈簧的一端抵靠離合套的端壁內側,另一端抵靠離合齒輪的端壁內側。沿著蝸桿軸的軸線方向,離合套位于離合齒輪的外側。將單向離合器和帶有蝸桿的蝸桿軸設置在內腔體中。蝸桿和安裝在凸輪軸上的蝸輪相嚙合。在蝸桿軸的左側設有環形螺塞,其端壁內側和離合套的端壁外側之間設有起推力軸承作用的墊圈。在蝸桿和離合齒輪之間的蝸桿軸上設有支撐套;齒條支撐在殼體上。齒條一端的帶齒部分與離合齒輪相嚙合,齒條的另一端設有指爪部分,其與相對于殼體固定設置的控制環中的凹槽相配合。其還包括襯套和碟形彈簧。所述離合套設有與蝸桿軸的外錐面相配合的內錐面;所述襯套為錐形,其套裝在蝸桿后方的蝸桿軸上;所述碟形彈簧套裝在襯套后方的蝸桿軸上,其一端抵靠襯套外端壁,另一端抵靠殼體內壁。
本實用新型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其中還包括端蓋,其與蝸桿軸同軸并設置在蝸桿軸后方的殼體上。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的結構和工作性能與中國專利ZL96241604.5公開的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相比,在結構上由離合套內錐面與蝸桿軸外錐面配合而形成的錐形摩擦離合器代替了原來的離合套與蝸桿軸的花鍵連接方式,又在蝸桿軸的右側加裝了碟形彈簧。從而在性能上得到很大改善,即當制動器受熱膨脹制動間隙自動調小及更換剎車片的情況時可逆時針轉動蝸桿軸使制動間隙變大,從而達到其正常間隙;同時消除了因彈性形變引起的過調整現象,保證制動間隙始終保持一致。
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細節和特點可通過閱讀下文結合附圖詳加描述的實施例即可清楚明了。
圖1是中國專利ZL96241604.5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的局部剖視圖,此時該裝置處于非制動位置;
圖2是中國專利ZL96241604.5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的局部剖視圖,其中為了描繪清楚,拆除了控制環1:
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帶有反向調整結構的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的局部剖視圖。
為了方便起見,本實用新型與中國專利ZL96241604.5相同的零件均使用了同一標號。
在圖1中,描繪了中國專利ZL96241604.5提出的制動間隙自動調節裝置,該裝置的整體構造與本實用新型的整體構造相同。將該裝置安裝到現有技術中的汽車S形凸輪制動器上,其中將蝸輪11同軸安裝到S形凸輪制動器的凸輪軸B上。由于汽車S形凸輪制動器屬于現有技術,所以未在附圖中表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清峰,未經朱清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22016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