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拉繩健身器的握把無效
| 申請號: | 01207869.7 | 申請日: | 2001-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478619Y | 公開(公告)日: | 2002-02-27 |
| 發明(設計)人: | 陳吳春月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吳春月 |
| 主分類號: | A63B21/055 | 分類號: | A63B21/055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黎光,張占榜 |
| 地址: | 臺灣省彰化縣***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拉繩 健身器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拉繩健身器的握把。
常見的拉繩健身器,主要包含有兩個呈環狀封閉形的握把,在握把一端形成一可供使用者握持的握持部,兩握把間設置有一具彈性的拉繩,臺灣第338328號(1998年8月11日核準公告,申請號為86220673)“拉繩健身器之結構改良”專利中的拉繩健身器的握把,其特征在于:
1、在握持部相對的另一端設置有一錐形孔,該錐形孔的內徑由握持部的相對內側朝向相對外側而逐漸縮小,又設置有一貫穿錐形孔的定位架,在其連桿的一端形成有一外徑大于錐形孔最小內徑的彈性球體,在連桿的另一端則形成有一限止環,在限止環與連桿的相交處且朝向限止環的反向延伸形成有一卡制桿。
2、其中限止環與卡制桿的綜合長度大于錐形孔的最小內徑長度。
3、其中限止環呈C型開口。
4、其中限止環的內緣面上凸設形成有凸點。
上述的拉繩健身器的握把,其彈性球體的單體塞結只能形成單一的一段式固定力,該結合較不牢固,很容易松脫,當遇到彈性繩忽然放開而回彈到彈性球體時,很容易被彈開,使拉繩松脫而掉落。
另外其彈性球體C型開口的限止環及卡制桿穿過錐形孔而卡結組合,在組裝上較為麻煩,難度高,無法迅速組合;且C型開口僅以兩個凸點與拉繩限位,很薄弱容易脫落。
如何針對上述拉繩健身器的握把結構的各種缺點加以改進設計,使各部結構的組裝更為簡易迅速,組成牢固不易松脫的結構,是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拉繩健身器的握把,使拉繩與握把間連結組合容易而牢固,且使使用者握持靈活方便。
本實用新型,拉繩健身器的握把,在一條彈性繩的兩端各結合有一封閉的握把,其結合是在封閉握把上鑿設一結合孔,彈性繩端部穿入該結合孔,配合一固定塞體塞入結合孔打結固定,進行擴張運動時,兩手握持該兩握把將彈性繩拉伸展開,其特征在于:
該兩握把是兩開口相對朝外的一呈∩型與U型的拱狀體,在其∩型拱狀開口兩腳內側端各凸設一支末端具有擴大凸緣的嵌結凸柱,該凸柱與一支兩端具有相對嵌結孔的握把桿的兩端嵌結,握持時,該握把桿因能靈活轉動而提供靈活順暢的運動。
其中在握把桿外面套結一發泡握套,可提供較舒適的握持。
其中固定塞體在中段以一環槽使塞體分成前后兩段,與彈性繩塞結形成兩段式固定,不易脫落。
其中固定塞體以其延伸的一條連結帶在末端形成一扣孔,繞在拱狀握把上扣結成一套圈束結在拱狀握把上而連結。
其中彈性繩可為內部中空的空心繩體,并在該繩體內塞入配重顆粒,使繩體本身具有適當的重量。
與已有的拉繩健身器的握把相比,本實用新型在彈性繩與握把間,特殊設計一種固定塞結,使其連結簡易而牢固;且可轉動的握把結構的設計,使使用者握持起來更靈活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常見拉繩健身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組合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剖面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可握持轉動的實施例平面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例剖面示意圖。
現配合附圖列舉一具體實施例,詳細介紹本實用新型的構造,及其達到的功效如下:
如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拉繩健身器的握把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其主要在一條彈性繩10的兩端各結合有一∩型與U型的拱狀握把20,在其兩拱狀握把20之間凸出部鑿設有一結合孔21供彈性繩10端部穿入,配合一固定塞體30,用其延伸的一條連結帶31在末端形成一扣孔32,繞在拱狀握把上扣結成一套圈束結在拱狀握把20上連結組合,彈性塞體30塞入結合孔21與彈性繩10間對彈性繩10與握把20的組合打結;
其兩拱狀握把20∩型開口兩腳內側端各凸設一支末端具有擴大凸緣221的嵌結凸柱22,其與一支兩端具有相對嵌結孔41的握把桿40的兩端嵌結組合,握把桿40外表還套結一發泡握套50,而該嵌結凸柱22端部中央的一槽溝23可使其端部經壓迫而縮小,有利于擠過嵌結后,來復原擴張了的嵌結,即完成如圖3所示的立體組合結構。
如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拉繩健身器的握把結構剖面示意圖,其固定塞體30在中段以一環槽33使塞體30分成前后兩段,塞入結合孔與彈性繩形成兩個固定點的兩段式塞結,這種兩點式固定因不易同時松脫,即當一點松脫時還有另一點固定,可形成交叉互補,從而形成較牢固的塞結合,使彈性繩不易脫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吳春月,未經陳吳春月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20786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