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桔形胸腔引流管無效
| 申請號: | 01205259.0 | 申請日: | 2001-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474148Y | 公開(公告)日: | 2002-01-30 |
| 發明(設計)人: | 王厚峋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厚峋 |
| 主分類號: | A61M1/04 | 分類號: | A61M1/04;A61M3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003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胸腔 引流 | ||
本實用新型屬于胸外科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桔形胸腔引流管。
半個世紀以來,胸外科手術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是國內外胸腔引流管仍然是五十年一貫制,我們檢索了近十年來中外文獻和近十年來中國專利,胸腔引流管均為直管式引流管,引流管插入的深度不易掌握,操作困難,容易堵塞,引流不暢,并有滑脫導致皮下氣腫、胸壁血腫、膿腫、開放性氣胸的危險,甚至危及生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操作方便、引流通暢、不會滑脫的桔形胸腔引流管。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桔形胸腔引流管,包括由頭部、體部和尾部組成的引流管,頭部和體部之間為桔形部,桔形部由彎曲成弧形的管帶組成,且桔形部的管帶之間為朝向各個方向的裂隙。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由于引流管的頭部和體部之間為桔形部,桔形部由彎曲成弧形的管帶組成,當引流管放入胸腔后,桔形部緊靠胸壁內面,克服了傳統的直管式引流管放置過深、過淺的弊端,引流管插入的深度容易掌握,操作方便;又因為桔形部的管帶之間為若干裂隙,裂隙朝著各個方向,因而不易堵塞,并能接收來自各個方向的氣體、血液和濃汁,所以引流極為通暢。此外,由于引流管的桔形部在胸腔內呈桔形狀態,其直徑遠遠大于胸壁切口,不會有直管式引流管那樣的滑脫危險。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配套使用的穿刺針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1所示,一種桔形胸腔引流管,包括由頭部1-1、體部1-3和尾部1-4組成的引流管1,頭部1-1和體部1-3之間為桔形部1-2,桔形部1-2由彎曲成弧形的管帶組成,且桔形部1-2的管帶之間為若干朝向各個方向的裂隙1-2-1。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過程如下:
①開胸手術結束前,在胸部預定位置切開皮膚1.5-2.0厘米,用止血鉗刺入胸腔、夾住引流管1尾部1-4,拉出胸腔,縫合皮膚切口并固定于引流管體部1-3。
②遇有氣胸、血胸或膿胸,在胸部預定位置局部麻醉,切開皮膚1.5-2.0厘米,將特制的穿刺針2(如圖2所示)插入引流管1內,引流管1的桔形部1-2變直,針尖從引流管1頭部1-1露出,經皮膚切口適當用力刺入,有落空感時,表明穿刺針2已經引導引流管1進入胸腔,向前推進引流管1,并拔出穿刺針2,此時,引流管1的桔形部1-2又恢復為桔形,不會從胸腔內滑脫,縫合皮膚切口并固定于引流管體部1-3。
引流數日后,將引流管1拔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厚峋,未經王厚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20525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