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改進型圓編機的排屑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01202152.0 | 申請日: | 2001-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516572Y | 公開(公告)日: | 2002-10-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炳賜 | 申請(專利權)人: | 佰龍機械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B15/14 | 分類號: | D04B1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剛 |
| 地址: | 臺灣***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改進型 圓編機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型圓編機的排屑結構,尤指一種在圓編機的針筒與上針盤間設有一排屑結構,以排放編織所產生的棉屑。
已知的目前圓編機的針筒與上針盤間配置有一排屑結構,在織針與申克片交錯編織所產生的棉屑,可由此排屑結構排出,讓棉屑不會積塞于針筒上針盤的針槽里,以確保織針及申克片能正常進行編織。
上述所提的排屑結構如公知的“改進型圓編針織機針筒”,主要包括一針筒本體及針筒上體兩者組合而成為一針筒,其特征在于:借助多數個多角形墊塊墊于針筒本體與針筒上體之間,并利用螺釘固緊,該針筒本體上端和針筒上體的下端分別作成為相對平行的往內下傾的上、下環形斜面,并于該兩斜面上分別設置一道朝上和朝下的淺凹槽,使該等多角形墊塊頂持于該上、下兩淺凹槽的平面上,并使每一多角形墊塊的角部垂直對正該上、下淺凹槽周邊,因而使該等多角形墊塊正確定位固定于該上、下淺凹槽平面上,以使兩平行斜面間形成多數個弧形間隙,以便編織時產生的棉屑或纖維屑得以使用氣槍予以清除。
而另一公知的“可清除棉屑的針織機針筒結構”特別指出于針筒上包括針筒上體及針筒本體兩部份,該針筒上體及針筒本體上均開設有申克片槽及織針槽,且二者相對位,而針筒上體與針筒本體間開設有凹頸部,其特征在于:于針筒上體與針筒本體間開設較淺的凹頸部,而在申克片槽后側端開設較淺的環溝,并在針筒本體后面等間隔開設多個槽孔,使槽孔與環溝及凹頸部形成貫通,同時每一槽孔與凹頸部構成高低落差,可將申克片槽與織針槽內產生的棉屑,經由環溝及凹頸部統一由槽孔排出,且該環溝與槽孔間形成的具弧導引部可使編織成的布面經弧形結構順暢滑下,以使得在作業中,不因受布面阻礙而影響作業流程。
雖然,上述兩者在作業時,皆能達到預期的功效,但是由于前者在針筒本體與針筒上體間所配置的多角形墊塊是分開的單個體,造成裝配上零件較多,而且在裝配時該多角形墊塊環狀排列于針筒本體上時,與針筒本體間無任何固定設施,因此當針筒上體置于多角形墊塊上時,該多角形墊塊會產生位移現象,因此讓裝配者不易組裝,造成裝配時,所花費時間、工序也較多。
另外,后者在針筒本體與針筒上體間設有槽孔、環溝及凹頸部,而這些槽孔、環溝及凹頸部在針筒本體及針筒上體在車床銑制時,不易制作,而且在制作及組裝上所花費的工時及成本也較多,不符合經濟效益,而以槽孔、環溝及凹頸部所形成的排屑效果也不佳,常會使棉屑排放不完全。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的缺點,避免缺點存在,本實用新型利用一種簡易的排屑結構,讓制造者可在較省時、省工序狀況下制造生產,可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排屑結構簡易讓裝配者在裝配上較容易快速地組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排屑結構是在針筒制造時,該針筒上端直接成形有多個凸塊,此每一凸塊之間保持有一適當距離地環設于針筒上端,此凸塊在與上針盤組裝時,即讓針筒與上針盤間形成一排屑間隙,在吹屑機構將風量吹向此間隙,即將織針及申克片所鉤拉的紗線所產生的棉屑排出,讓織針及申克片可作正常的編織。
現結合附圖對有關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及結構作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上針盤與針筒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是圖1的組合側視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針筒使用狀態上視示意圖。
參見圖1、2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上針盤與針筒立體分解及組合側視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型圓編機的排屑結構,主要是于圓編機的申克片與織針(圖中未示)交錯鉤拉紗線編織處(喂紗口)增設有一排屑結構,而此結構恰位于上針盤2與針筒1之間,讓上針盤2與針筒1間形成有一可排放棉屑的間隙4。
上述所提的排屑結構,是在針筒1經車床銑制時,在針筒1上端成形有多個凸塊11,此每一凸塊11之間保持有一適當距離地環形設置于針筒1上端,且每一凸塊11皆對應一組喂紗口(圖中未示),因此該凸塊11是隨著喂紗口數增加而增加環設于針筒1上端,另于凸塊11上設有一組與上針盤2組裝的接合部12,另外前述凸塊11的另一端具有一凹陷部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佰龍機械廠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佰龍機械廠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20215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