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腳踏式垃圾桶的油壓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01200907.5 | 申請日: | 2001-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470265Y | 公開(公告)日: | 2002-01-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丁丑 | 申請(專利權)人: | 環逸企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D43/26 | 分類號: | B65D43/26;B65F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劉朝華 |
| 地址: | 臺灣省***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腳踏 垃圾桶 油壓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腳踏式垃圾桶的油壓裝置,特指一種利用油壓或空氣壓力方式,輕松開啟桶蓋,不易因用力踩踏開啟,而對桶蓋造成損壞的腳踏垃圾桶的油壓裝置。
由于社會及科技的進步,為求生活方便而發展出各種塑膠產品、丟棄式產品等,使得民眾于每天的生活中多少會制造出垃圾,而為了方便垃圾的收集處理,故使用各式各樣的垃圾桶來放置垃圾;于各式垃圾桶中,有一種是為了免于彎下腰去開啟垃圾桶蓋所設計的腳踏式垃圾桶,如圖5所示,該腳踏式垃圾桶3是于桶體31前側下方設有一踏板32,并于踏板32底面頂抵有一連桿33,該連桿33是于桶體31底部且另一端樞設于一頂桿34上,該頂桿34是呈直立狀設于桶體31后側,其另一端則連設于桶蓋35上;當對踏板32施以向下的力時,該踏板32即會推頂連桿33,且使連桿33帶動頂桿34并使頂桿34推動桶蓋35,而將桶蓋35掀起,待不再對踏板32施力時,桶蓋35即通過本身的重力而蓋回于桶體31上。如此,即可利用置于桶體31中的內桶36收置垃圾。其主要缺陷在于:
1、該裝置是完全利用對踏板施以向下的力,而使其產生連動掀起桶蓋,故所施的力量需大于桶蓋的重量,才有辦法掀起桶蓋。
2、該裝置的桶蓋是利用下拉方式掀開桶蓋,于掀開時無法達到一較大的開啟角度,使得于清理內桶時,因桶蓋所造成的阻礙,而造成清理時的困擾。
3、該裝置于對踏板向下施力過大時,會使桶蓋急速掀起,而急速掀起所產生的較大的拋出力量,常會造成桶體與桶蓋樞接處的損壞,而對使用上造成不便。
4、該裝置于失去對踏板向下所施的力時,桶蓋因失去力量支撐會突然向下蓋合于桶體上,因桶蓋與桶體間的撞擊,常會造成巨大聲響,不僅會吵到別人,而且亦會加速桶蓋與桶體間的損壞。
針對上述缺陷,本發明人秉持多年相關行業實際的設計與制造經驗,予以研究改良,創造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腳踏式垃圾桶的油壓裝置,通過于踏板與桶蓋間以壓力管連結,該壓力管內注入液態油或氣體,當對踏板施以向下的力時,通過油壓力量或空氣壓力而輕松推頂掀開桶蓋。達到施以較小的力量,即可輕易掀起桶蓋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腳踏式垃圾桶的油壓裝置,包括垃圾桶內組設加壓裝置,垃圾桶的桶體上端蓋合桶蓋,下端嵌合底座,在桶體前側下方樞設踏板,踏板底面頂抵的連桿于桶體后例上方連設于桶蓋上,其特征是:該加壓裝置的壓力管的前端設有加壓閥,該加壓閥前段的螺紋段穿設于桶體位于踏板下方的固定孔外螺設固定,該加壓閥前端凸設的按鈕的前端與踏板底面的頂持部相互頂抵,該按鈕后端于加壓閥內連結有活塞,彈性元件頂抵于該活塞與加壓閥后側之間;該壓力管后端穿設于桶體后側上部的穿孔外,并連接擠壓閥,該擠壓閥內的活塞向上延伸于擠壓閥外,凸設有頂抵段,該頂抵段與活動座的扣設孔樞設結合;固定座的兩側分別設有樞孔,通過樞軸樞接于該活動座兩側的樞孔外,該活動座前端結合固設于桶蓋后側;該壓力管適當位置處連接有減壓閥,該減壓閥內設有活塞,彈性元件頂抵于該活塞和調整螺絲之間。
該固定座內分別設有上、下兩夾固槽,該擠壓閥夾設固定于該夾固槽間定位。該固定座內設有鉤持部,該活動座內設有鉤設孔,該鉤設孔與鉤持部間通過彈性元件相互連結,該桶蓋開啟角度超過90度。該壓力管內注入推頂桶蓋的液態油或空氣。該加壓閥的體積大于擠壓閥,該加壓閥和擠壓閥的體積皆大于減壓閥。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優點是具有施以較小的力量,即可輕易掀起桶蓋的功效。
下面結合較佳實施例和附圖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分解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組合剖視示意圖(桶蓋蓋合狀態)。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剖視圖示意圖(桶蓋掀開狀態)。
圖5是常用的構造側視剖視示意圖。
參閱圖1-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是由垃圾桶1及油壓裝置2所組成,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環逸企業有限公司,未經環逸企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20090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