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冬棗樹早發催芽落地塑料罩無效
| 申請號: | 01142801.5 | 申請日: | 2001-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356024A | 公開(公告)日: | 2002-07-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光謙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光謙 |
| 主分類號: | A01G9/14 | 分類號: | A01G9/14;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680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棗樹 催芽 落地 塑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冬棗樹早發催芽落地塑料罩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冬棗樹完全處于自然狀態下生長,成熟期相對集中,給銷售帶來壓力。而且,食用期較短,食用量相對較少,冬棗樹大部分是密植林,樹體矮小,給實施本發明帶來方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冬棗樹早發催芽落地塑料罩,由于溫度回升很快,使冬棗成熟期提前10-12天,延長了冬棗食用期,緩解了成熟期相對集中的矛盾。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采用如下方案進行解決:落地塑料罩由半園形的殼體與底盤兩部分組成。用鐵條(或竹條)制作殼體的骨架結構,并在殼體的一側設計了門。底盤由拾個相同的底盤單元件組合而成,每個單元件上設計有塑料罩殼體骨架結構的經線插孔。底盤面上設計有兩個半園形的封閉壓圈,其間還設計有樹干孔。在殼體骨架的外圍,首先用紗布縫制成罩,門應單獨縫制罩;然后再用塑料縫制成罩,門應單獨縫制罩;在冬棗樹發芽前,使整個樹冠進入罩內。而且,整個罩體應準備數個防風壓圈。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塑料罩內溫度回升很快,使冬棗成熟期提前了10-12天,不但延長了食用期,而且緩解了成熟期相對集中的矛盾。同時,由于裝備了紗罩與塑料罩雙層罩,不但具備著早發催芽的功能;而且,當芒種季節以后,將塑料罩拆除時,仍具備防蛾蟲的功能。在立夏以后,罩內需要通風時,剝開罩門的塑料層即可。
附圖說明:
圖1是冬棗樹早發催芽落地塑料罩示意圖。
圖2是塑料罩底盤示意圖。
圖3是底盤單元件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中1-直徑,2-11罩體骨架結構的經線,12-罩體的門,13-罩體底盤,14-23骨架結構的經線插孔,24-底盤盤身,25-26半園形封閉壓圈,27-樹干孔,14-骨架結構的經線插入、孔,28-盤身的高,29-盤身的寬。
在圖1中,罩體底部園的直徑1的長度,以及罩體骨架結構的經線2-11所選用鐵條(或竹條)的長度,應按樹冠的大小確定,罩體大時,鐵條(或竹條)應粗些密些。罩體的門12是為棗農的出入方便設計的,大小應適宜。罩體底盤13是用砂石為料制作的。圖中,罩體底部園的直徑是為確定罩頂中心的位置而虛設的,在罩體內并不存在。
在圖2中,骨架結構的經線插孔14-23,其形狀應按所用材料確定,用鐵條是園形的;用竹條便是長方形的。底盤面上兩個半園形的封閉壓圈25-26,用雙層紗布鞔貼好后,將樹干27包圍封閉,以防蛾蟲從下部進入罩內。而底盤盤身24是由拾個相同的底盤單元件結合而成,在組裝的時候,每個單元件間用紙板隔開,才能便于以后拆開。
將樹干孔包圍封閉時,與樹干的接觸處,要用橡膠制品為襯墊。
在圖3中,骨架結構的經線插孔14,應具備一定的深度,以保罩體的牢固。盤身的高28宜在15-20cm之間,盤身的寬宜在10-15cm之間。
底盤應由拾個這樣的底盤單元件組合而成,其間的縫隙應貼接好。初冬可以把底盤拆成單元件,以備來年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光謙,未經李光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14280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合成碘代全氟烷烴的光熱化學方法
- 下一篇:高爐頂部加粒煤代焦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