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數字化電控納米增氧燃燒爐無效
| 申請號: | 01138631.2 | 申請日: | 2001-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356495A | 公開(公告)日: | 2002-07-0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巍;常寶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巍;常寶山 |
| 主分類號: | F23L7/00 | 分類號: | F23L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24000 遼寧省盤***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數字化 納米 燃燒 | ||
一種數字化電控納米增氧燃燒爐,屬工業、民用鍋爐。
目前,由于大氣污染,傳統的鍋爐由燃煤向燃油、燃氣鍋爐發展,為了減少污染,燃料由固體煤、液化氣、燃油、沼氣、型煤為主,盡管燃料不同,污染有所減少,但大多數鍋爐仍不能真正做到達標,雖然有些改進,但僅是局部改動的技術,仍不能有效控制排污,根本原因是各種燃料燃燒不完全,即燃料氧化不徹底。
世界各國的工業排污除汽車外,主要是鍋爐類排放污染,占很大比重,中國已全面開始治理這類污染,但缺少技術,即使現有技術暫時達標,但入世以后的環保要求越來越高,甚至有些工廠因此停產,治理排污國家和集體每年要花費近千億元巨資。效果一般,不能令人滿意。中國申奧治理燃燒污染更迫切。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數字化電控納米增氧燃燒爐,很好的解決了上述問題。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采用數字化電子控制系統。全面監控爐內溫度、通氧量、調節爐內氧氣通量,提取空氣中21%的氧氣,成倍增加氧氣進爐量,由空氣中氧含量為21%可增加到40-80%之間,采用納米空氣分流技術,是本發明的特點,是世界最先進的增氧技術,增加氧氣,使燃燒徹底,燃料充分氧化,增加熱量、減少污染,節約大量燃料,具有很好的經濟性,減少企業負擔,對生態平衡,治理城市環境有重大意義和作用。本發明可為企業減少治污費用,本發明生產企業可獲巨大經濟效益。本發明另一優點是不破壞現有鍋爐結構,安裝簡便。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數字化電控納米增氧燃燒爐,是由通氧氣管(1)的一端通向爐腔(2)內(管口處可分幾個支管),另一端在爐腔(2)外延長并與通風管(3)的一側呈丁字型連通;通氧氣管(1)的延長管內壁或管外在相對的兩點分別連接永磁體(4)和(5),(4)和(5)分別以N極和S極相對,在管內N、S極磁場兩端分別套入兩個納米氣體分流環(6)和(7),(6)和(7)置于磁場中,(6)和(7)之間有適當距離,在通氧氣管(1)和通風管(3)一側連接處,通氧氣管(1)端口內壁(或外壁)兩個相對的點分別連接兩塊永磁體(8)和(9),并在端口管內套入納米氣體分流環(10);端口內置,空氣流量傳感器(11)、封閉端口的閥門(12)、閥門傳感器(13);爐腔(2)內置溫度傳感器(14)、氧傳感器(15);空氣流量傳感器(11)、溫度傳感器(14)、氧傳感器(15),以上每一個傳感器分別連接電腦ECU(16),ECV(16)根據內存數據和檢測數據將計算后的指令傳給閥門傳感器(13),傳感器(13)經ECU(16)控制閥門(12)的開閉機構;ECU(16)連接電源開關(17);通風管(3)的一端為進風口(18),進風口(18)連接電風扇(19);通風管(3)的另一端為出風口(20)組成。
實現本發明的最佳方式:其特征在于:將通氧氣管(1)的一端管口通向爐腔(2)(管口根據需要可分出幾個支管保證通氧均勻),另一端在爐腔(2)(爐腔即燃燒室的空間)的外面延長并與通風管(3)的一側呈丁字型連通,通氧管(1)在爐腔(2)外延長管內壁(或管外)選相對的兩個點分別連接永磁體(4)和(5),(4)和(5)分別以n極和S極相對,在管腔內形成非均勻磁場,在管內磁場兩端分別套入兩個納米氣體分流環(6)和(7),(6)和(7)置于磁場中兩環之間有適當距離;在通氧氣管(1)和通風管(3)一側連接處,通氧氣管(1)端口內壁(或外譬壁),兩個相對點分別連接兩塊永磁體(8)和(9),并在端口管內套入納米氣體分流環(10),分流環(10)位于永磁體(8)和(9)的N極和S磁場中;端口管腔內置空氣流量傳感器(11)、封閉端口的閥門(12)、閥門傳感器(13);爐腔(2)內置溫度傳感器(14)、氧傳感器(15),每一個傳感器連接電腦ECU(16),ECU(16)根據內存數據和檢測數據將計算后的指令傳給閥門傳感器(13),傳感器(13)控制閥門(12)的開閉機構;ECU(16)連接電源開關(17);通風管(3)的一端為進風口(18),進風口(18)連接電風扇(19);通風管(3)的另一端為出風口(20),整體結構組成;其特征還包括:納米氣體分流環(6)、(7)、(10)是由Tio265%、釹鐵硼粉9%、瑩光粉3%、陶瓷粉21%、氧化鋅2%混合高溫燒結制成,燃結過程最好在超聲波作用下進行,聲波頻率不宜過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巍;常寶山,未經劉巍;常寶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13863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