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載銀抗菌復合無紡布制造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01127895.1 | 申請日: | 2001-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346905A | 公開(公告)日: | 2002-05-01 |
| 發明(設計)人: | 韋衛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韋衛軍 |
| 主分類號: | D01F1/10 | 分類號: | D01F1/10;D04H3/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皋翔 |
| 地址: | 518008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抗菌 復合 無紡布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抗菌無紡布的制造方法,尤其是一種載銀抗菌復合無紡布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無紡布是柔性材料生產系統中的一個技術含量高,市場需求面廣,涉及范圍寬,超乎想象,無限發展的現代新型材料產業,以驚人的速度在發展,被譽為紡織界的“朝陽產業”。盡管不同工藝生產出的無紡布在改善衛生環境,方便使用方面有優越的效果。但人類皮膚及衣服都是細菌滋生的場所,這些細菌以汗水中的尿素等人體排泄物為營養源,不斷進行繁殖,同時排放出具有臭味很濃的氨。特別是在醫院、車站、商場、影院、公共交通車輛等場所,以及容易滋生細菌的生活用品,如:抹布、內衣、嬰兒用品、老人用品及病人用品等,使用普通無紡布,不能有效地避免細菌的繁殖傳染及交叉感染。開發提高衛生用品的檔次,防止疾病發生和保護人體皮膚、防病保健的無紡布及用品成為我們研究開發的對象。
現有的抗菌無紡布的加工工藝過程包括(見圖2):普通纖維經含有藥物(液態抗菌藥劑)的浸液槽浸漬,擠壓并清洗纖維間吸附的過量藥業,再經烘箱或烘缸80-100℃烘干,得到藥物纖維,再將5-80%重量份的藥物纖維和20-95%重量份的輔助纖維,經稱重,混棉,開松,機械梳理后鋪網,再經水刺、膠粘、熱軋、熱粘中一種方式加工而成抗菌無紡布。
采用不同的藥物纖維和輔助纖維,不同的工藝加工過程(主要區別為結網方式)則有不同的性能和用途,但共同的缺陷是:
1、抗菌性能不強,安全性、持久性不高,一般傳統抗菌纖維是采用藥物處理,使纖維表面沉積銅離子或經后整理在纖維表面粘附上季銨鹽及其衍生物的纖維。
無機金屬離子的殺菌能力排序如下:
Ag+>Ag>Hg+>As3+>Cu2+>Cr3+>Ni2+>Pb2+>Co2+>Zn2+>Fe3+>Ca2+
可以看出,銅離子的殺菌性能并不是很強,且銅鹽一般有一定的染色性。
季銨鹽及其衍生物殺菌能力尚可,但其有機物的穩定性較無機離子差,且易產生耐藥菌株,毒性較大(LD50>40mg/kg)。傳統的抗菌藥物纖維,抗菌成分粘附于纖維表面,粘附力有限,且浸漬量難以保持恒定,因而抗菌穩定性、持久性、耐洗性較差。
2、質感不良,舒適性不夠,經熱軋或膠粘或熱粘工序加工的抗菌無紡布,表面較僵硬,經水刺工序加工后產品的蓬松度有所改善,但產品內含有一定量的表面藥物纖維,其手感仍無法與原纖維水刺無紡布相比。
3、無大規模生產條件,成本較高,傳統的抗菌無紡布工藝路線較長,且穩定性較差,無法實現規模化生產,因而成本較高,使其應用范圍和市場接受得到限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抗菌無紡布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質感優良,抗菌性能穩定、持久的載銀抗菌復合無紡布制造方法。
本發明載銀抗菌復合無紡布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一、抗菌母粒制作:取平均粒徑<2um的載銀抗菌材料25-50%重量份、纖維樹脂40-75%重量份、塑料助劑0-10%重量份,經溫控在110-300℃工況下的螺桿擠出造粒機進行混熔造粒機下混熔,制成抗菌母粒;
二、抗菌紡粘網制作:按抗菌母粒2-4%重量份與纖維樹脂96-98%重量份進行混合后,按常規紡粘工藝制成抗菌紡粘網;
三、復合抗菌無紡布制作:將抗菌紡粘網和棉纖維網或木槳纖維網進行復合水刺處理后,進行烘干,即成為復合抗菌無紡布。
所述載銀抗菌材料是:硅酸鹽載銀、磷酸鋯鈉載銀、羥基磷灰石載銀、沸石載銀、可溶性磷酸鹽玻璃。這類載銀抗菌材料具有光穩定性和熱穩定性好之性能,其殺菌能力強、安全性高。
所述的纖維樹脂是:纖維級聚丙烯PP、聚脂PET、尼綸PA、聚乙烯PE。
所述的塑料助劑是:分散劑、偶聯劑穩定劑、抗氧劑、增塑劑或其中一種或多種助劑的混合劑。
由本發明生產方法制成的載銀抗菌復合無紡布與傳統工藝制成的抗菌無紡布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抗菌性能高、持久、安全廣譜,從金屬離子殺菌能力順序排列可看出,銀離子是其中最強的,可殺滅常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等各種致病菌。廣譜高效,經廣東省微生物檢測中心檢測,載銀抗菌復合無紡布殺菌率為95%以上,無刺激,無毒副作用,安全可靠(銀離子的LD50>5000mg/kg屬實際無毒級)。載銀抗菌材料置于纖維之中,不易脫落,可緩慢釋放的銀離子,長期產生抗菌作用。無機非藥物性抗菌因子,不產生耐藥菌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韋衛軍,未經韋衛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12789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