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小型精密電機用非取向電工鋼板有效
| 申請號: | 01124458.5 | 申請日: | 2001-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336447A | 公開(公告)日: | 2002-02-20 |
| 發明(設計)人: | 黑崎洋介;萩原悅男;佐藤浩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日本制鐵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22C38/06 | 分類號: | C22C38/06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小型 精密 電機 取向 電工 鋼板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小型精密電機用非取向電工鋼板。
背景技術
非取向電工鋼板被用來制作電氣設備如電機等的鐵心。電機的制造方法,包括將非取向電工鋼板沖成規定的形狀、疊層、夾緊這些沖制的電工鋼板,然后,將銅線纏繞在鐵心部位上。在繞線過程中,通過在銅線纏繞的部分使用絕緣紙、塑料件等,來使電工鋼板和銅線相互絕緣。
目前,電機已在便攜電話、游戲機控制器等中的振動元件里得到使用,直徑等于或小于10mm的超小型電機也正在被大量使用。在超小型的電機里,有很多省略絕緣紙或塑料件,而僅靠銅線覆層絕緣確保電機絕緣的情況。
發明內容
然而,由于在銅線的覆層中存在針孔,以及不可避免地存在銅線沒有覆層而使具裸露的部位,因此,存在電工鋼板和銅線之間發生導電連通的情況。
本發明的目標,就是提供一種非取向電工鋼板,使得電工鋼板和銅線之間的連通發生率被抑制至低水平。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要點如下:
用來制作小型精密電機的非取向電工鋼板,特征是將1.2~3.0g/m2的無機-有機覆層涂覆在一種鋼板表面,這種覆層由有機樹脂和無機組分組成,該無機組分包括一種或兩種磷酸系和鉻酸系組分,這種鋼板由下列成分組成,按重量百分比(重量%):
碳:等于或小于0.005%,
硅:0.05至4.0%,
錳:0.1至1.5%,
磷:等于或小于0.15%,
硫:0.008至0.014%,
可溶鋁:等于或大于0.15%,
氮:等于或小于0.01%,
T.O(總氧含量):等于或小于0.02%,
錫:0.01至0.3%,
其余為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附圖說明
圖1是鋼板沖剪部位截面的示意圖。
圖2是剪切面比率同連接發生率的關系圖。
圖3是剪切面比率同硫和錫含量的關系圖表。
圖4是連接發生率同硫和錫含量的關系圖表。
圖5是鐵心損耗(W15/50)同硫和錫含量的關系圖表。
圖6是絕緣覆層的涂覆量同連接發生率的關系圖表。
優選實施方案描述
下面,將對本發明作詳細說明。
本發明人進行了一系列研究,開發出了一種在電工鋼板和銅線之間具有低連接發生率的非取向電工鋼板,作為其結果,非常精確控制鋼的化學成分和鋼板表面的絕緣覆層,將是非常有效的。
這里,根據本發明,“連接發生率”被定義為:當鐵心被安裝好之后,立刻將銅線纏繞在鐵心上,以及然后在電工鋼板和銅線之間加上幾百伏電壓時,在某一確定數量,1千至1萬量級的小型精密電機的鐵心中,發生電工鋼板和銅線之間連接的電機鐵心數所占的比率。
圖1是鋼板沖剪部位截面的示意圖。公知的是,沖剪部位截面由剪切下陷、剪切面、斷裂面和飛邊組成。本發明者研究了電工鋼板和銅線之間不發生電連接的部位,發現,在銅線和剪切面之間不發生電連接。
所以,本發明者進行了一個試驗,如下所示。
制備一種化學成分包括0.002%的碳、0.3%的硅、0.18%的錳、0.07%的磷、0.002%的硫、0.3%的鋁、0.0031%的T.N(總氧含量)和0.001%的錫的非取向電工鋼板作為試驗材料,其表面覆有由鉻酸和有機樹脂組成的、1g/m2的無機-有機覆層。安裝好隨沖模間隙變化而使剪切面比率變化的鐵心后,銅線被立即纏繞在鐵心上,這樣,電工鋼板和銅線之間的連接發生率就可以被研究了。
圖2表示了剪切面比率和連接發生率的關系。從圖2可以看到,剪切面比率越低,連接發生率越低。盡管已經清楚,通過調整沖模可以降低連接發生率,但另一方面,存在一個問題,即如果間隙被做的過大,那么,飛邊和剪切下陷就會變得更大。此外,既然調整沖模是一個復雜的工作,而且,剪切面比率也依賴于沖模的磨損程度而變,因此,它就不可能使剪切面比率總穩定在一個低水平上。換句話說,在前述的用于試驗的非取向電工鋼板中,即使調整沖模間隙,使得開始時的剪切面比率為35%,總保持連接發生率為0.8%是困難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發明者開發了一種鋼板,使它的剪切面比率總穩定在一個低水平。對鋼的化學成分影響作用的研究結果表明,將硫和錫的含量控制在一個窄的范圍,是非常有效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日本制鐵株式會社,未經新日本制鐵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12445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