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用空氣濾清器的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01119367.0 | 申請日: | 2001-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361352A | 公開(公告)日: | 2002-07-31 |
| 發明(設計)人: | 大高敏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01N3/34 | 分類號: | F01N3/34;F02M23/0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馬江立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空氣濾清器 結構 | ||
本發明涉及適用于容易組裝二次空氣控制閥、且可抑制組裝成本上升的車輛用空氣濾清器的結構。
設置從空氣濾清器側通向發動機的吸氣通路側或排氣通路側的空氣通路,在該空氣通路中途設二次空氣控制閥,作為連結該二次空氣控制閥的空氣濾清器側結構,比如,在日專利實開昭60-87325號公報“內燃機的二次空氣控制裝置”中記述的內容已為公知。
將上述公報的圖2作為以下的圖8,上述公報的圖4作為以下的圖9重載說明。符號換過。
圖8是現有二次空氣控制閥剖面圖,作為二次空氣控制閥的混合氣調節閥100,在導入二次空氣的第三室101一側設法蘭102,將該法蘭102以螺栓等固定件103、103安裝于設在空氣濾清器一側的容積式殼體104上。105是連通發動機吸氣通路的二次空氣通路,106是負壓通路。
圖9是現有另一二次空氣控制閥剖面圖,作為二次空氣控制閥的混合氣調節閥110,設有從第三室101側延伸的二次空氣導入口111,在該導入口111上連接著橡膠軟管等的導入管112的一端,導入管112的另一端連接于從容積式殼體104突出出來的二次空氣排出管113上。這里,在上述公報圖4上又加了容積式殼體104與二次空氣排出管113。
在圖8中,由于是以多個螺栓等固定件103、103將混合氣調節閥100安裝于空氣濾清器側容積式殼體104上,混合氣調節閥100的組裝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同時,由于二次空氣通路105與負壓通路106從側方突出出來,在擰入固定件103時難用工具,給組裝帶來困難。
另外,在圖9中,以橡膠軟管等的導入管112連接混合氣調節閥110的導入口111的容積式殼體側的排出管113,由于依情況需要在導入口111側與排出口113側用夾子夾著導入管112,防止脫開,用于將混合氣調節閥110連結于空氣濾清器側的零件數量增多,提高了組裝成本。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即在于在車輛用空氣濾清器結構中,可容易組裝二次空氣控制閥,并可抑制組裝成本上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車輛用空氣濾清器的結構是,由二次空氣供給路將空氣濾清器與發動機排氣通路連起來,在該二次空氣供給路中夾設二次空氣控制閥,通過此來控制從空氣濾清器供給發動機排氣通路的空氣量,在這樣的車輛中,其特征在于,在空氣濾清器上設置用于直接插入二次空氣控制閥的空氣吸入口的插入部,由該插入部支承二次空氣控制閥殼體。
在現有技術中,是以螺栓等將二次空氣控制閥固定于空氣濾清器。與其相比,在本發明中,通過在空氣濾清器上設插入部,可以很容易地以插入部支承二次空氣控制閥;從而可以很容易地將二次空氣控制閥組裝于空氣濾清器上。另外,還可減少用于將二次空氣控制閥連結于空氣濾清器上的零件,抑制組裝二次空氣控制閥成本上升。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空氣濾清器上除設置向發動機吸氣通路供給空氣的主空氣濾清室之外,還設置了向二次空氣控制閥側供給空氣的副空氣濾清室。
由于在空氣濾清器上設副空氣濾清室,二次空氣控制閥側不受主空氣濾清室側壓力脈動影響,故可向二次空氣控制閥側供給充足的空氣,可對排氣通路中的未燃氣體很好地進行氧化。
圖1是采用本發明空氣濾清器結構的車輛的側視圖;圖2是本發明的吸氣系統與二次空氣供給系統的系統圖;圖3是本發明空氣濾清器與二次空氣控制閥平面圖;圖4是圖3的4向視圖;圖5是本發明二次空氣控制閥剖面圖;圖6是說明本發明空氣濾清器結構作用的作用圖;圖7是表示本發明空氣濾清器結構其他實施例的平面圖;圖8是現有二次空氣控制閥剖面圖;圖9是現有的其他二次空氣控制閥剖面圖。
下面通過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而且圖面按符號指向。
圖1是采用了本發明空氣濾清器結構的車輛側視圖。作為車輛為小型摩托車型車輛10,在其后部下方配置著由發動機11與動力傳遞裝置12構成的動力部件13,在該動力部件13后部上方設空氣濾清器14,在安裝于動力部件13的后輪15的里側配置消音器16。
圖中,18是吸氣通路,21是設于吸氣通路18中途的汽化器,22是從發動機11至消音器16的排氣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11936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便攜式座椅以及用于該座椅的鎖定裝置
- 下一篇:制備核苷化合物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