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幾丁質·幾丁聚糖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01115481.0 | 申請日: | 2001-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316440A | 公開(公告)日: | 2001-10-10 |
| 發明(設計)人: | 艾有年;杜石昆;李瑞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瑞捷 |
| 主分類號: | C08B37/08 | 分類號: | C08B37/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紅橋***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幾丁質 聚糖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是關于多糖類的制品,更具體的說,本發明是關于殼聚糖的制備方法。
幾丁質又叫甲殼質,幾丁聚糖也叫殼聚糖。它通常由天然甲殼制備而成。其制備方法是:將天然甲殼在濃度為4-6%的鹽酸溶液中浸泡1-3天,有的加溫到80-90℃,有的在室溫下進行,除去碳酸鈣及無機鹽;然后在濃度為40-100g/L的氫氧化鈉溶液中脫除蛋白質等有機物,得到幾丁質;再將幾丁質放入聚四氟乙烯內套的反應釜中,加入濃度為400-600g/L的堿液進行反應,溫度為70-160℃,時間6小時-7天,從而脫去乙?;?,制得幾丁質·幾丁聚糖。
1998年,第六期化工進展雜志,刊登了“天然高分子甲殼素/殼聚糖的最新進展”該文報導了殼聚糖的制備方法,采用廢蟹殼、蝦殼,經鹽酸分解碳酸鹽;再用氫氧化鈉溶液脫蛋白質和脂肪;然后經過脫色處理,即可得到白粉狀或片狀的甲殼素;甲殼素再經脫乙酰化反應,得到殼聚糖。上述甲殼素也稱為幾丁質,殼聚糖也稱為幾丁聚糖。
上述幾丁質·幾丁聚糖的制備方法的不足之處是反應時間長,所使用的反應罐內套的材料為聚四氟乙烯,價格昂貴,污染大。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反應時間短,成本低,污染小,減少酸堿的消耗,操作簡便的幾丁質·幾丁聚糖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幾丁質·幾丁聚糖的制備方法,通過下列步驟予以實現:
a.除碳酸鈣及無機鹽類,將天然甲殼放入反應釜中,加入濃度為0.8-1.2mol/L的鹽酸溶液,其加入量以能把天然甲殼浸泡過來為準,室溫下浸泡1-3小時,然后棄去廢酸;按上述方法再進行一次浸泡,傾出廢酸,留作再用,將經過兩次浸泡的天然甲殼水洗至中性,晾干備用;
b.脫除蛋白質等有機物,將乙脫去碳酸鈣及無機鹽的天然甲殼放入反應釜中,加入濃度為40-70g/L的氫氧化鈉溶液,按1∶10(公斤∶升)的比例,每次浸泡1-3小時,反復2-4次至浸液不顯黃色為止,制成幾丁質;
c.脫乙?;?,將上述幾丁質置入小型硬質聚乙烯反應罐中,加入濃度為400-500g/L的堿溶液,其加入量(W/V)為1∶20-30,溫度為70-90℃,時間為10-14小時,制成幾丁質·幾丁聚糖。
所述天然甲殼可以是蟹殼、蝦殼等,所述天然甲殼中加入鹽酸的比為1∶10(公斤∶升),所述天然甲殼在鹽酸溶液中浸泡的時間為2小時,所述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為50g/L,所述天然甲殼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的時間為2小時,所述脫乙?;に囍袎A溶液的濃度為450g/L,所述脫乙?;に囍袔锥≠|與堿溶液的比(W/V)為1∶25,所述脫乙?;に嚨臏囟葹?0℃,所述脫乙?;に嚨臅r間為12小時。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幾丁質·幾丁聚糖的制備方法作進一步描述。
首先將天然甲殼洗凈除雜質,晾干或烘干,粉碎成粗粒,再測出天然甲殼中碳酸鈣的含量,然后根據碳酸鈣的含量加入鹽酸,這樣其加入量可控制在最低限度。當天然甲殼中碳酸鈣的含量為400-500g/Kg時,加入鹽酸的濃度為0.8-1.5mol/L,鹽酸的加入量以鹽酸能把天然甲殼全部浸泡過來為準,天然甲殼與鹽酸的比例通常為1∶10(公斤∶升),在室溫下浸泡1-3小時,最好為2小時,然后棄去廢液。按上述方法再用鹽酸浸泡一次,傾出廢酸,留作再用。將經過兩次浸泡的天然甲殼水洗至中性,晾干或烘干備用,此時的天然甲殼已脫去了碳酸鈣及無機鹽。
在上述過程中,第一次加酸量可基本除去天然甲殼中的碳酸鈣,因而基本沒有多余的酸,廢液棄掉。第二次浸泡的酸保留下來,加入適量新酸,作為下一批天然甲殼的浸泡液,這樣在整個酸處理過程中,基本沒有廢酸產生,
將已脫去碳酸鈣及無機鹽的天然甲殼作進一步處理,使其脫去蛋白質及有機物,制得甲殼質,也就是幾丁質。其處理方法是,在上述處理過的天然甲殼中按1∶10(公斤∶升)的比例,加入濃度為40-70g/L的氫氧化鈉溶液,浸泡1-3小時,反復2-4次。通常加入濃度為50g/L的氫氧化鈉溶液,浸泡三次,每次2小時,便可使浸液不顯黃色。傾出廢液,水洗至中性,晾干或烘干,得到幾丁質。
在上述過程中,天然甲殼經氫氧化鈉溶液第一次處理后,溶液棄掉。第二次處理液保留,適量添加一些新的氫氧化鈉溶液,作為下一批天然甲殼的第一次處理液,第三次處理液作為下批的第二次處理液。而下批的第三次處理必須用新的氫氧化鈉溶液,按此方法重復利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瑞捷,未經李瑞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11548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造紙堿法制漿蒸煮黑液的處理方法
- 下一篇:止血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