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集聚廣譜抗菌納米銀紗線及產業化制作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01115422.5 | 申請日: | 2001-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322874A | 公開(公告)日: | 2001-11-21 |
| 發明(設計)人: | 朱紅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紅軍;朱驪 |
| 主分類號: | D06M11/83 | 分類號: | D06M11/83;D02G3/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廣友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張德勝 |
| 地址: | 20000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集聚 廣譜 抗菌 納米 紗線 產業化 制作 工藝 | ||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抗菌紗線材料的制作工藝,更特別的,是關于一種防集聚廣譜抗菌納米銀紗線及產業化制作工藝。
眾所周知,納米技術是以1~100納米粒徑的物質作為研制和研究對象的新學科,它是21世紀經濟發展的三大技術之一,它也是最有可能產生突破性成就的新技術。世界各國競相投巨資,集精英奮力開發納米技術及其應用,我國上至中央級下至高校、基層科研機構紛紛大力度投入納米技術的開發熱潮,尤其是納米技術的應用和產業化將是我國研究開發的重中之重。
在現有技術中公開了許多有關銀抗菌的實例,如在日本專利昭54-151669中,公開了一種殺菌性布,其將含有銅、銀(平均粒徑6微米)的化合物單獨或混合物的樹脂溶液處理紗線,使該溶液均勻涂附在紗線的表面后再織成殺菌性布,該產品可作膠靴的襯里,帆布鞋和襪子。
在日本“加工技術”vol.17?NO.7報導中,用銅和硫化物處理腈綸纖維,得腈綸一硫化銅復合物,其對金葡球菌、大腸桿菌、枯草桿菌、皮膚絲狀白癬菌有抑菌能力。
在中國發明專利CN-87100231A,題目為“抗菌防臭纖維紗線及制造方法”,公開日:1987年11月18日中公開了一種抗菌紗線,其將腈綸紗線先后與銅、堿性綠-4復合交聯,產品對金葡球菌、MRSA、白葡球菌、白色念珠菌等10個菌種有抑菌功能,其可用作抗菌防臭的內衣褲、襪、鞋墊和醫藥工業、食品工業的工作服。
在日本專利平3-136649,申請日“1989年10月24日中公開了一種預防奶牛乳房炎的抗菌布。其將銀離子與聚丙烯腈以配位鍵形式復臺,產品對鏈球菌、葡萄菌等6種菌種有抑制作用,可用作擦拭奶牛乳房乳頭以預防奶牛的乳房炎的抗菌擦布。
但上述文獻或報道均未涉及用納米銀及適當載體作為抗菌材料。
以上這些產品均有抗菌作用,但是抗菌譜不廣、作用不明顯,并且與本發明完全不同。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廣譜抗菌納米銀紗線。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種能防止活性極強的銀質超微粒子之間發生集聚的技術。
本發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種防集聚廣譜抗菌納米銀紗線的產業化制作工藝。
本發明的這些以及其它目的將通過下列詳細說明和描述來進一步闡述。
在本發明中,本發明的防集聚廣譜抗菌納米銀紗線,在天然動、植物紡織材料制成的紗線纖維元間和纖維上牢固地附著有超微粒銀,其粒徑為1~100納米,該超微粒銀的表層為2~8納米的氧化銀,核心為元素銀,銀含量以紗線重量為基礎是0.1~50毫克/克。所述的天然動、植物紡織材料為常規紡織品和造紙漿料,可以是棉、毛、麻、絲、竹、木和紙的纖維漿料以及化學纖維,可以是其中單獨一種,也可以使用上述產品的混合線體。
本發明的防集聚廣譜抗菌納米銀紗線的產業化制作工藝,包括防止活性極強的銀質超微粒子之間發生集聚的步驟。
進一步的,本發明的防集聚廣譜抗菌納米銀紗線的產業化制作工藝,包括藥劑的配制、對紗線噴藥劑、在反應釜中連續加入分散劑并進行反應,然后清洗、離心脫水、干燥等步驟,全部步驟均在通風條件下進行,所述的藥劑配制配方為(按10公斤紗線計):
配劑A、硝酸銀0.005~0.3M,氨水0.002~0.15M,氫氧化鈉0.01~0.2M,加水至總體積為50升;
配劑B、葡萄糖或抗壞血酸0.1~5M,硝酸0.02~0.2M,乙醇2~10M,加水至總體積為5升;
使用時將10體積份配劑A加上1體積份配劑B混合均勻后放置10~40分鐘后待用。將藥劑均勻噴漬到紗線上,放入反應釜中進行反應,并連續加入分散劑,至產品呈棕黃色。
本發明的防集聚廣譜抗菌納米銀紗線,可制作成抗菌醫用材料和抗菌紡織品,并可用于野外、戰地、災區、環保、交通、航空、航天、公共場所等領域中作為殺菌材料。
進一步的,本發明的產品可以作為治療燒燙傷的醫用(外)材料,和治療外傷患者的皮膚感染和皮膚淺部真菌感染以及外科手術切口術后預防和治療切口感染的材料,也可以作為日常生活保健用品,具有廣譜抗菌性,長效性,殺滅耐藥性致病菌,親水性-遇水殺菌力更強、耐洗滌、無毒性、無刺激性、無過敏性、無耐藥性等優異性能。可用作治療外傷患者的皮膚感染和皮膚真菌感染以及外科手術切口感染。尤其是野外作業、戰傷、海水污染創面的戰傷、洪水、火災、地震等不良環境條件下的現場防治外傷感染。更重要的是本發明的產品能用于治療頑固性褥瘡感染,燒燙傷創面感染等疑難性感染,開創了納米技術在人體抗感染領域應用的產業化范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紅軍;朱驪,未經朱紅軍;朱驪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11542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純天然防蛀粉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在鋼管內壁穿襯塑料管的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D06M 對纖維、紗、線、織物、羽毛或由這些材料制成的纖維制品進行D06類內其他類目所不包括的處理
D06M11-00 用無機物或其配合物處理纖維、紗、線、織物或這些材料制成的纖維制品;和機械處理相結合的處理,如絲光
D06M11-01 .用氫、水或重水;用金屬氫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們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鹵素;用氫鹵酸或其鹽,用氧化物或鹵素的含氧酸或其鹽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氫氧化物或過化合物;從具有兩性元素—氧鍵的陰離子衍生的鹽
D06M11-51 .用硫、硒、碲、釙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