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環磨機無效
| 申請號: | 01114489.0 | 申請日: | 2001-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387957A | 公開(公告)日: | 2003-01-01 |
| 發明(設計)人: | 鄧連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群;鄧連松;吳海軍 |
| 主分類號: | B02C15/12 | 分類號: | B02C15/12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陳立武 |
| 地址: | 410009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環磨機 | ||
本發明是一種改進的環磨機,屬于多層圓筒形碾磨機技術領域,尤其適用于礦山、冶金、化工、建材、耐火材料、磷肥生產等行業的原料粉磨。
眾所周知,世界各國通用的環磨機、雷蒙機、離心磨機等傳統粉磨設備,普遍存在粉磨效率低、能耗高、鋼耗大等問題。八十年代末,出現了一種環式離心碎磨機,雖有效率高、節約能源的優點,但存在粉碎粒度粗,更換易損件不方便的缺陷,致使這種設備推廣運用范圍受到很大限制,更不用說使之大型化了。專利號為ZL98231930.4的環磨機在技術上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它利用環形研磨體在離心力作用下產生的強大沖擊力逐級連續碾壓物料從而獲得更高效率的加工效果。同時由于采用門蓋開啟式殼體,拆卸式分體內襯和組合式研環,解決了龐大而笨重的磨機更換易損件之簡易性問題,但這種結構的環磨機仍存在著易損件如碾輪與轉盤使用壽命短,碾輪安裝不方便,整機運行欠可靠,加工速度慢,維護有難度等弊端。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弊端提供一種改進的環磨機,使其易損件安裝更簡便、耐磨損從而延長使用壽命,使整機運行效果好、更可靠。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環磨機,具有基座(14)、機殼(3)、主軸(13)、轉盤(6、8、10)和碾輪(4),其中機殼(3)同軸線連接于基座(14)之上,機殼(3)的上方具有進料斗(1),機殼(3)下方具有出料斗(16),機殼(3)的內腔腔壁履蓋有一層由襯塊(5、7、9)構成的內襯,機殼(3)上開有一個以上的門腔并在門沿上鉸接有門,主軸(13)向下一端同軸線穿過基座(14)并軸接一皮帶輪(15),主軸(13)向上一端軸截面呈魚骨形同軸線層疊軸接轉盤(6、8、10),其中轉盤(10)與基座(14)之間的主軸(13)上還同軸線裝有徑向帶有刮板(12)的密封罩(11),碾輪(4)則軸向夾持于上述轉盤之間,碾輪(4)與所述機殼(3)之襯塊(5、7、9)之間具有徑向間隙且該間隙與上述機殼(3)之進料斗(1)和出料斗(16)之間軸向相通,改進之處在于,所述轉盤(6、8、10)之周邊呈輻射狀徑向均勻分布有若干U形口(17),所述碾輪(4)其軸向截面呈中字形具有輪軸(41)和輪盤(42),碾輪(4)以其輪盤(42)直接嵌入上、下二轉盤之間并使輪盤(42)上、下兩端輪軸(41)分別卡入上、下轉盤之U形口(17)之中并能在其中作徑向自由移動,所述襯塊(5、7、9)其徑向截面呈階梯狀,其表面呈網狀并具有軸向間槽,此外,上述轉盤(6、8、10)周邊沿邊呈幅射狀均勻徑向嵌裝有抗磨條邊(18),轉盤(6、8、10)之U形口(11)上亦嵌裝有與該口腔沿邊大小匹配的U形抗磨條邊(19)。
本發明的環磨機如上所述在三個方面進行了改進,其中:
一、碾輪的結構有所改進,參見附圖2~3,碾輪其輪盤與輪軸可以不分體而一次成型形成一個整體,安裝時只需將其直接嵌入上、下二個轉盤之間并以其上、下兩側之輪軸分別卡入上、下轉盤之U形口中并能在其中徑向自由移動即可,無需用螺栓等方式固定。在主軸驅動轉盤旋轉時,碾輪及其輪軸連體受離心力作用徑向外移至緊貼機殼內壁之內襯并作公轉運動,同時,受摩擦力作用進行自轉。上述碾輪的數量,每個碾輪的直徑、厚度、質量大小的確定,視被磨物料性質、粉末細度以及產量等因素而定。這樣易損件之碾輪便實現了安裝更簡便,更耐磨損從而使用壽命延續更長的目的,并得以使整機運行效果更好、更可靠。
二、襯塊的結構有所改進,參見圖4~5,本設計襯塊可用特種材料加工成的多塊襯塊合攏后形成一個完整的內圓柱形空腔式內襯。襯塊具有二級或多級臺階,臺階面開有豎槽,槽腔大小可視允許或設定通過該臺階和豎槽的物料之粒徑大小而定,此外,襯塊表面還具有軸向條紋槽,此槽可起剪切與破碎堵塞之物料、緩沖碾輪剛性破碎、加快合格粒徑物料下落的作用。
三、參見圖6~8,轉盤周邊嵌入了抗磨材料制成的可更換的保護性條邊,該條邊在U形口可用螺栓固定,U形口內亦嵌入一個抗磨材料制成的可更換的U形條,以防止轉盤周邊被物料過快磨損,同時也防止U形口被輪軸磨損,由此延長轉盤使用壽命,提高了磨機整機運行的可靠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群;鄧連松;吳海軍,未經趙群;鄧連松;吳海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11448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