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高體積分數硅的耐磨鋅鋁合金半固態共凝法無效
| 申請號: | 01113091.1 | 申請日: | 2001-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328167A | 公開(公告)日: | 2001-12-26 |
| 發明(設計)人: | 施忠良;顧明元;金燕蘋;張潔;劉俊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C30/06 | 分類號: | C22C30/06;C22C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學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毛翠瑩 |
| 地址: | 200030***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體積 分數 耐磨 鋁合金 固態 共凝法 | ||
1、一種含高體積分數硅的耐磨鋅鋁合金半固態共凝法,其特征在于將低鋁的鋅鋁合金或純鋅熔體與處于半固態下的過共晶鋁硅合金熔體混合,其中過共晶鋁硅合金輔以磷變質處理或/和機械攪拌,實現硅相的破碎和均勻分布,獲得微米尺度均勻分布的含高體積分數硅(5~30vol%)的耐磨硅相復合的ZA27合金,主要包括:
第一步:根據所要求含硅體積分數(5~30vol%),選擇過共晶鋁硅合金的成分Al-(20~40wt%)Si,鋅或鋅合金Zn-(0~8wt%)Al;
第二步:分別熔煉這兩種合金,其中過共晶鋁硅合金熔煉溫度選擇在580~680℃,使之處于液固兩相的半固態狀態,通過機械攪拌實現硅相的破碎,或先將過共晶鋁硅合金加熱到熔化狀態,通過磷變質來細化過共晶鋁硅合金的初生硅相,變質后冷卻至半固態,而鋅合金加熱到熔化狀態;
第三步:將熔化的鋅合金液倒入半固態過共晶鋁硅合金中,攪拌均勻,然后倒入預熱的模具中進行壓力鑄造成型。
2、如權利要求1所說的含高體積分數硅的耐磨鋅鋁合金半固態共凝法,其特征在于通過機械攪拌實現硅相的破碎時,攪拌速度為300~800rpm,攪拌時間40~60秒。
3、如權利要求1所說的含高體積分數硅的耐磨鋅鋁合金半固態共凝法,其特征在于通過磷變質來細化過共晶鋁硅合金的初生硅相時,將過共晶鋁硅合金加熱熔化并適當過熱至900℃,然后加入0.3~0.5wt%磷鹽變質后冷卻至半固態6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11309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