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剎車輪圈的馬達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01106337.8 | 申請日: | 2001-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375909A | 公開(公告)日: | 2002-10-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書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書賢 |
| 主分類號: | H02K7/102 | 分類號: | H02K7/102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許宗富,周秀梅 |
| 地址: | 臺灣省臺北市中***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剎車 輪圈 馬達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剎車輪圈的馬達裝置,尤指輪圈馬達內直接于傳動軸上結合有一剎車模組,藉由電源的導通與否來控制傳動軸是否呈現傳動。
現今慢速電動車輛(如輪椅,滑板車等)剎車配置,大多利用自行車夾持式剎車設計,但此種于輪框上設置剎車皮的作法,因與一般動力裝置個別設立,故整體設計上較為繁難,且剎車時亦需透過按壓,拉動剎車把手來停止電動車輛使用,另外,慢速電動車輛因速度極慢,其所要求的剎車制動性能并不需極大,如可利用簡易的動力系統結合剎車模組上使用,不但可使整體外觀上更加美觀、完整,且此種動力結合剎車的模組在裝設上可更加簡單,可使慢速電動車輛不易因剎車皮沾到油質液體而失效,上述有待于從事此行業者的努力與開發。
再者,現今社會極力提倡環保及空氣凈化,而使車輛均朝向以電力啟動為研發主要方向,然而,現有技術電動車輛的動力系統因體積較大,且存在有動力輸出大小不易控制,電力無法持久等缺點,臺灣專利新型公告207219,238719,238811,313554相繼公開了相關的輪圈馬達將輪圈馬達應用于電動車輛上使用,均針對電動車輛輪子的驅動或輔助驅動作為設計重點,但各輪圈馬達中并未曾設計有剎車模組于其內,因輪圈馬達如使用于較高速度的電動車輛(如自行車)時,輪子轉速較快,所要求的剎車制動性能愈高,而輪圈馬達所在位置(位于輪子中心)實不容易設計出較有效的剎車模組使用;由上述得知,前案為具有極佳功效及較小體積,但不能更廣泛應用于其它電動車輛上,這正是本申請人所要突破的研發重點。
因此,本申請人以從事該行業多年的經驗,并配合對輪圈馬達的研發心得,進而構思出此種具剎車輪圈的馬達裝置,以應用一般慢速電動車輛上。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應用于慢速電動車輛上的具有剎車輪圈的馬達裝置。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輪圈馬達內設有一電磁式剎車模組,輪圈馬達的傳動軸穿設于剎車模組中,通過電源的導通與否來控制剎車模組是否使輪圈馬達的傳動軸傳動或停止;具體包括剎車模組、輪圈外蓋、馬達裝置;該輪圈外蓋中設有馬達裝置于其內;該馬達裝置于適當位置設有剎車模組,而其可轉動的傳動軸為穿過剎車模組的中心孔,并固定于剎車模組的來令片中央固定孔中;及該剎車模組的電磁線圈與板體間安裝有金屬作動片及來令片,且電磁線圈與作動片間裝設有彈簧,電磁線圈通電時,作動片可吸附于電磁線圈表面,使來令片隨馬達裝置的傳動軸轉動,而電磁線圈未通電時,其彈簧可強力推擠作動片抵緊來令片于板體內表面,使傳動軸受來令片的制動而停止。
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操作容易,且動作確實有效,將簡易的動力系統結合剎車模組上使用,不但使整體外觀上更加美觀、完整,且此種動力結合剎車的模組在裝設上可更加簡單;可廣泛應用于一般慢速電動車輛上,使慢速電動車輛不易因剎車皮沾到油質液體而失效。
圖1為本發明立體外觀圖。
圖2為本發明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發明剖面圖。
圖4為本發明剎車模組立體外觀圖。
圖5為本發明剎車模組立體分解圖。
圖6為本發明剎車模組于通電時側視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剎車模組于未通電時側視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立體分解圖。
圖9為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剖面圖。
圖10為本發明使用狀態示意圖。
下面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結構及功能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2、3、5所示,分別為本發明立體外觀圖,立體分解圖及剖面圖,由圖中得知整體由剎車模組1,輪圈外蓋2,馬達裝置3及減速機構4構成,而輪圈外蓋2中設馬達裝置3于其內,其馬達裝置3內部適當位置設有剎車模組1,馬達裝置3中可轉動的傳動軸穿過剎車模組1的中心孔,并固定于剎車模組1的來令片13中央固定孔1310中,另,其輪圈外蓋2與馬達裝置3的殼體間還設有一減速機構4,且使馬達裝置3的傳動軸穿過減速機構4后,始終結合至輪圈外蓋2的中心。
如圖4、5、6所示,為本發明剎車模組立體外觀圖,剎車模組立體分解圖及剎車模組于通電時側視示意圖,其剎車模組1設有一電磁線圈11,于一側表面周緣適當排列有多個凹孔111及螺孔112,且螺孔111內置入彈簧1111,另端抵緊一作動片12,且螺孔112與作動片12的透孔121間置有中空間隔柱113,再于作動片12另側置設有一來令片13,而來令片13另側則為一板體14,并藉由多個螺絲15穿過板體14透孔141,作動片12的透孔121,間隔柱113中空處后,進而螺入電磁線圈11的螺孔112中固定;另外上述來令片13中央具有一多角形穿孔130,此穿孔130契合有一對應形狀的嵌塊131于其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書賢,未經李書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10633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顏真青酒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圖像識別門票智能檢票放行控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