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計算機輔助學習系統與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01101682.5 | 申請日: | 2001-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366259A | 公開(公告)日: | 2002-08-28 |
| 發明(設計)人: | 馬蘋蘋;張東華;溫世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30 | 分類號: | 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勇,傅康 |
| 地址: | 臺灣省***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計算機輔助 學習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計算機輔助學習系統與方法,尤其涉及一種使學習者產生持續學習意愿的計算機輔助學習系統與方法。
學習者是學習活動中發展的主體和實踐的主體。一般來講,在學習者的內在熱情被煥發出來之前,要掌握一種外在環境所要求的知識或技能,其過程通常是比較痛苦的,在沒有強大的外在約束的情況下(比如教師的督促和家長的監管),這種痛苦有時甚至可能導致學習者放棄繼續學習的努力。而一旦消極勉強的因素被積極主動的因素替代,甚至伴隨學習的行為能帶來高漲的情緒,內心能獲得較強的愉悅與滿足,則學習的效果會比較理想,同時會產生較為持久的學習動力。因此,激發并有效地維持學習者的學習愿望使其能完成預定的課程,便成為從事教育的人士長久以來所研究的課題。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目前已有各種計算機輔助學習系統與方法出現,其多半利用計算機存儲容量大且交互性高的特性,以多媒體的表現方式來吸引學習者。然而,多媒體的應用只能幫助學習者對課程資料的接受,并不能使學習者產生不斷主動探究后續課程資料的效果。換言之,其并未充分地利用計算機技術來持續吸引學習者,使學習者產生較為持久的學習動力,進而完成學習課程。
針對以上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計算機輔助學習系統與方法,其利用計算機技術來提高學習者持續學習的意愿,使學習者能夠完成一系列的課程資料。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計算機輔助學習系統包括一中央處理單元以及一儲存裝置。儲存裝置儲存一包括多個課程資料的課程資料庫,以及一包括多個故事資料的故事資料庫,且各課程資料均對應至少一故事資料。中央處理單元則執行下列步驟:自課程資料庫讀取一課程資料;將該課程資料輸出至一學習者;檢驗學習者對于課程資料的學習成效;當學習者的學習成效達到一預定標準時,自故事資料庫讀取一故事資料,并將故事資料輸出至學習者;以及自課程資料庫讀取下一課程資料。
本發明也揭示一種計算機輔助學習方法,其實施于一計算機系統中,此計算機系統包含一儲存多個課程資料的課程資料庫儲存裝置,以及一儲存多個故事資料的故事資料庫儲存裝置,且課程資料與故事資料之間具有對應關系。此方法先自課程資料庫讀取一課程資料,并將該課程資料輸出至一學習者。接著,檢驗學習者對于課程資料的學習成效。當學習者的學習成效達到一預定標準時,自故事資料庫讀取一故事資料,并將此故事資料輸出至學習者,借以達到持續吸引學習者的目的。
根據本發明的計算機輔助學習系統與方法可以充分地利用計算機技術來持續吸引學習者,使學習者產生較為持久的學習動力,進而完成較多的學習課程。
以下將參照附圖,說明根據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計算機輔助學習系統與方法,其中相同的元件或步驟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表示。
圖1為一示意圖,顯示根據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計算機輔助學習系統的結構。
圖2為一示意圖,顯示根據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計算機輔助學習系統中,課程資料庫的資料結構。
圖3為一示意圖,顯示根據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計算機輔助學習系統中,故事資料庫的資料結構。
圖4為一示意圖,顯示根據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計算機輔助學習系統中,課程資料/故事資料對應表的資料結構。
圖5為一流程圖,顯示根據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計算機輔助學習方法的流程。
請參照圖1,根據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計算機輔助學習系統1包括一課程資料庫儲存裝置11、一故事資料庫儲存裝置12、一課程資料/故事資料對應裝置13、一進度管理裝置14以及一故事提供裝置15。其中,課程資料庫儲存裝置11儲存了包括多個課程資料的課程資料庫110。在本實施例中,所謂的“課程資料”包括了英文課程的內容,其包括了各種英文單字的字意解釋、英文句型的文法結構以及針對這些內容的測驗題型等。各個課程資料均具有不同的代碼,其中的各個單字或句型等也分別具有不同的代碼。然而要注意的是,本發明的“課程資料”并不僅限于英文課程的內容,而可以是任何課程,例如數學課程或歷史課程等的內容。同時,本發明的“課程資料”并不僅限于文字內容,而可為文字、圖片、動畫或聲音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110168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從烴類和空氣的混合氣中回收烴類的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網絡尋呼電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