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從含飽和烴、內烯烴、支化烯烴和線型α-烯烴的物流中分離線型α-烯烴方法無效
申請號: | 00813860.5 | 申請日: | 2000-08-17 |
公開(公告)號: | CN1377332A | 公開(公告)日: | 2002-10-30 |
發明(設計)人: | L·A·菲努伊爾;H·L-H·豐;L·H·斯勞夫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際殼牌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C07C7/152 | 分類號: | C07C7/152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黃淑輝 |
地址: | 荷蘭***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飽和 烯烴 線型 物流 分離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使烯烴與飽和烴分離的方法,更具體的是從費-托(FT)物流中將烯烴與飽和烴分離的方法。
許多工業過程產生烯烴/飽和烴物流,它們是烯烴、飽和烴、和含氧化合物的混合物。烯烴常用于生產聚合物如聚乙烯,作為鉆探泥漿添加劑或作為中間體用于生產油的添加劑和洗滌劑。某些工業過程通過乙烯在α-烯烴催化劑上低聚產生有寬范圍碳數的α-烯烴和內烯烴的混合物制備烯烴物流。然而,這些物流依靠乙烯作為原料,使所述烯烴的生產成本顯著增加。另一方面,費-托(FT)法以一般由天然氣、煤、焦炭和其它含碳化合物衍生的廉價原料-合成氣為原料生產由烯烴、芳烴、飽和烴、和含氧化合物(oxygenate)組成的低聚物。
然而,FT法對烯烴生產的選擇性不很高。雖然可協調反應條件和催化劑生產在FT產品流中富含所要物質的物流,但很高比率的所述FT物流中含有必須從所述烯烴中分離出的其它類型化合物,使烯烴純化,然后在不同的市場出售。例如,典型的工業FT物流包含有很寬范圍的分子量的飽和烴、烯烴、芳烴、和含氧化合物如有機羧酸、醇、醚、酯、酮和醛的混合物。所有這些化合物都必須在商業上提供特定組合物之前從粗FT物流中分離出。所述FT物流中包含寬范圍碳數的化合物以及C2-C200范圍內的多種烯烴、線型內烯烴、線型α-烯烴、支化的內烯烴、支化的α-烯烴和環烯烴,其中許多有相近的分子量,使所述分離操作更復雜。分離和離析這些物質不是容易的事情。常規蒸餾方法通常不足以分離沸點相近的物質。
已提出許多以足以使特定組合物在所要應用中可接受的純度有效地分離FT物流中不同物質的方法。這些分離FT物流中不同物質的方法包括利用分子篩(限于平均碳數范圍比在C5-C20范圍內的寬平均碳數的組合物更有限的原料)、利用交換樹脂、利用通常在高壓下操作的超精餾塔、和利用低聚催化劑或醚化技術改變所述FT物流中物質的沸點。但許多用于分離FT物流中物質的反應方法不能選擇性地與烯烴反應同時拒絕烷屬烴。
需要進行FT物流的分離操作,其中分離試劑的活性和壽命不因物流中雜質如含氧化合物的存在而降低;它們在C5-C20的寬平均碳數的范圍內保持活性,并且它們能區分FT物流中的烯烴和烷屬烴。
US4?946?560描述一種使內烯烴與α-烯烴分離的方法,使原料與加成化合物如蒽接觸形成烯烴加合物,從所述原料中分離出所述加合物,加熱使所述烯烴加合物解離產生蒽和富含α-烯烴的烯烴組合物,從所述α-烯烴中分離出所述蒽。該文獻未提出用蒽使烯烴與飽和烴分離、或線型α-烯烴與飽和烴分離的愿望或能力。
本發明涉及一種從飽和烴中分離出烯烴,然后處理該烯烴以將線型α-烯烴與內烯烴分離的方法。本發明方法十分適用于處理FT物流。
具體是,提供了一種處理包含線型α-烯烴、內烯烴和飽和烴的原料組合物的方法,包括:
(a)使所述原料組合物與線型多芳烴化合物在第一反應區在能形成包含線型多芳烴化合物-烯烴加合物和飽和烴的反應混合物的條件下接觸;
(b)使所述線型多芳烴化合物-烯烴加合物與反應混合物中的飽和烴分離形成第一加合烯烴物流和飽和烴物流;
o(i)解離在第一加合的烯烴物流中的線型多芳烴化合物-烯烴加合物以形成線型多芳烴化合物和包含α-烯烴和內烯烴的烯烴組合物;
o(ii)在能形成包含線型多芳烴化合物-線型α-烯烴加合物和內烯烴組合物的反應混合物的條件下,使所述烯烴組合物在α-烯烴反應區中與線型多芳烴化合物接觸;
o(iii)從在α-烯烴反應區獲得的反應混合物中分離出線型多芳烴化合物-線型α-烯烴加合物以形成線型α-烯烴加合的物流和內烯烴的物流;和
o(iv)解離在線型α-烯烴加合物流中的線型多芳烴化合物-線型α-烯烴加合物以形成線型多芳烴化合物和線型α-烯烴組合物;
從而在線型α-烯烴組合物中的線型α-烯烴的濃度高于所述烯烴組合物中的線型α-烯烴的濃度,并且在所述烯烴組合物中的線型α-烯烴的濃度高于原料中的線型α-烯烴的濃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際殼牌研究有限公司,未經國際殼牌研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81386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