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淤漿床反應方式用介質油以及二甲基醚的制造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00811079.4 | 申請日: | 2000-0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367770A | 公開(公告)日: | 2002-09-04 |
| 發明(設計)人: | 戶村啟二;小川高志;小野正巳;奧山契一;青木誠治;鹿田勉;大野陽太郎;水口雅嗣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鋼管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7C9/16 | 分類號: | C07C9/16;C07C43/04;C07C41/01;B01J23/80;B01J23/7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陳昕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淤漿床 反應 方式 介質 以及 甲基 制造 方法 | ||
1.一種淤漿床反應方式用介質油,其特征為主要成分為烴,飽和烴碳數占總碳數的70%以上。
2.一種淤漿床反應方式用介質油,其特征為主要成分為聚丁烯。
3.一種淤漿床反應方式用介質油,其特征為主要成分特征為式(1):
CH3-C(CH3)2-[-CH2-C(CH3)2-]n-CH2-R(1)
[式中R為-CH(CH3)2或-C(CH3)=CH2,n為1~10]
表示的烴的混合物。
4.一種淤漿床反應方式用介質油,其特征為,使主成分為由Fisher-Tropsch合成得到的烴、或者由Fisher-Tropsch合成得到的烴進一步氫化分解,得到支鏈烷烴系烴。
5.如權利要求1~4中的任何一項所述的介質油,其中介質油的重均分子量為180~600。
6.如權利要求1~4中的任何一項所述的介質油,其中介質油的流動點為-10℃以下。
7.如權利要求1~4中的任何一項所述的介質油,其中所述淤漿床反應方式是由含有一氧化碳和氫的原料合成含氧有機化合物的淤漿床反應方式。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介質油,其中,所述含氧有機化合物主要為二甲基醚。
9.如權利要求1~4中的任何一項所述的介質油,其中介質油的重均分子量為180~600,介質油的流動點為-10℃以下。
10.如權利要求1~4中的任何一項所述的介質油,其中介質油的重均分子量為為180~600,所述淤漿床反應方式為由含有一氧化碳和氫的原料合成含氧有機化合物的淤漿床反應方式。
11.如權利要求1~4中的任何一項所述的介質油,其中介質油的流動點為-10℃以下,所述淤漿床反應方式為由含有一氧化碳和氫的原料合成含氧有機化合物的淤漿床反應方式。
12.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任何一項所述的介質油,其中介質油的重均分子量為為180~600,介質油的流動點為-10℃以下,所述淤漿床反應方式為由含有一氧化碳和氫的原料合成含氧有機化合物的淤漿床反應方式。
13.一種二甲基醚的制造方法,其特征為在含有(1)如權利要求1~4中的任何一項所述的介質油、和(2)甲醇合成催化劑、和(3)甲醇脫水催化劑以及變換催化劑、或者甲醇脫水變換催化劑的混合物的催化劑淤漿中,使含有一氧化碳和氫的原料氣流通。
14.一種二甲基醚和甲醇混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為在含有(1)如權利要求1~4中的任何一項所述的介質油、和(2)甲醇合成催化劑、和(3)甲醇脫水催化劑以及變換催化劑、或者甲醇脫水變換催化劑的混合物的催化劑淤漿中,使含有一氧化碳和氫氣的原料氣流通。
15.一種淤漿床反應方法,其中含有選自如下介質油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介質油,該介質油為:(a)主成分為烴,鏈烷烴碳數占有總碳數的70%以上的介質油、(b)主成分為聚丁烯的介質油、(c)主要成分特征為式(1):
CH3-C(CH3)2-[-CH2-C(CH3)2-]n-CH2-R??(1)
[式中R為-CH(CH3)2或-C(CH3)=CH2,n為1~10]
表示的烴的混合物的介質油,(d)主成分為Fisher-Tropsch合成得到的烴的介質油、以及(e)主成分為Fisher-Tropsch合成得到的烴進一步氫化分解得到的支鏈烷烴系烴的介質油。
16.介質油在淤漿床反應方法中的應用,其中介質油選自如下介質油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a)主成分為烴,鏈烷烴碳數占有總碳數的70%以上的介質油、(b)主成分為聚丁烯的介質油、(c)主要成分特征為式(1):
CH3-C(CH3)2-[-CH2-C(CH3)2-]n-CH2-R??(1)
[式中R為-CH(CH3)2或-C(CH3)=CH2,n為1~10]
表示的烴的混合物的介質油(d)主成分為Fisher-Tropsch合成得到的烴的介質油、以及(e)主成分為Fisher-Tropsch合成得到的烴進一步氫化分解得到的支鏈烷烴系烴的介質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鋼管株式會社,未經日本鋼管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81107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雷公藤再生植株及其制備工藝
- 下一篇:與安裝基片有可靠連接的半導體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