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制備無病毒植物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00809288.5 | 申請日: | 2000-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356868A | 公開(公告)日: | 2002-07-03 |
| 發明(設計)人: | 綾部昌則;角慎一郎 | 申請(專利權)人: | 湧永制藥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曉紅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備 病毒 植物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制備以蒜為代表的蔥屬植物和其他經由鱗莖(scaly?bulb)和球根(bulb)繁殖的植物的無病毒植物的方法。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通過分離和培養通過培養營養葉基部獲得的圓頂狀組織(dome-shaped?tissue)而制備無病毒植物的方法。
背景技術
屬于蔥屬的植物包括大蒜、洋蔥、大蔥、小蔥、分蔥、韭蔥、細香蔥等。它們廣泛地用作食用植物和調味品。自古時,已發現大蒜具有藥用價值,還被用作摧欲藥、恢復體力藥等。蔥屬植物在包括日本的世界很多地方栽培。但是,近年來,病毒損害給它們的栽培帶來嚴重的問題。作為蒜的這種病毒,例如已知的大蒜病毒(GarVs)、韭菜黃條紋病毒(LYSV)、洋蔥黃矮病毒(OYDV)、大蒜潛伏病毒(garlic?latent?virus,GLV)等。已知大蒜是通過營養繁殖生長的農作物,因此,一旦其被病毒感染,感染會遺傳給后代,導致病毒污染的傳播。類似的損害對屬于蔥屬的非大蒜的其他植物也已知,亟需必要的方法來消除這樣的病毒污染。
另一方面,最近建立起植物的組織培養方法,該方法的應用可以消除通過營養繁殖生長的多種植物的病毒。眾所周知,即使被病毒感染的植物在苗端(分生組織)也沒有病毒。因此,通過培養苗端并由此再分化植物,可以得到沒有被病毒感染的植物(無病毒植物)。還已知通過培養植物組織以形成愈傷組織并再培養該愈傷組織,即可消除病毒。通過再分化來自無病毒愈傷組織的植物,可以得到無病毒植物。
對于以蒜為代表的蔥屬植物,前述方法已被用來消除病毒,并且事實上無病毒蔥屬植物已得到栽培。
然而,通過培養苗端以獲得無病毒蔥屬植物的方法,一個苗端通常僅產生一個或少數幾個植物。為了獲得大量植物,必須摘取很多苗端。而且,由于苗端位于蔥屬小鱗片的基部,其大小約0.5毫米或更小,摘取苗端需在顯微鏡下操作。因此,摘取苗端的操作麻煩且工作效率低。
另一方面,在再分化愈傷組織以獲得無病毒蔥屬植物的方法中,一旦愈傷組織被誘導,可能使愈傷組織大量生長。然而,因為愈傷組織培養期間經常遇到突變,因此很難獲得同種遺傳性狀的蔥屬植物。
因此,開發了大量培養蔥屬植物的組織培養方法,其通過苗端培養使蔥屬植物無病毒,以及開發了利用營養葉基部制備再分化植物的方法,其使從少量材料生長大量無病毒植物成為可能(日本未審查的專利公開6-197650)。然而,這些方法自始至終需要無病毒植物作為材料,因此需要用網室(net?house)將所述植物保持在離體培養中。
本發明的公開
本發明涉及從感染了病毒的植物的非苗端組織制備無病毒植物的培養方法。
通過培養營養葉基部,可以通過圓頂狀組織誘導植物分化。本發明的發明者已經首次發現圓頂狀組織進行活躍的細胞分裂,并且其中沒有病毒存在,如在苗端中一樣。因此,通過僅分離圓頂狀組織并培養之,就可能制備無病毒植物。由于由一個小鱗片形成多個圓頂狀組織,與常規的苗端培養方法相比,效率大大提高。
因此,本發明提供制備無病毒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離并培養圓頂狀組織,所述圓頂狀組織通過培養外植體而形成,所述外植體包括經由鱗莖或球根繁殖的植物的營養葉基部。
優選地,該外植體是營養葉基部,且已經將苗端和營養葉從其去除,并且在無植物激素的存在下培養該外植體以形成圓頂狀組織。
優選地,營養葉基部是營養葉基至其以下1-3毫米部分的區域。
經由鱗莖或球根繁殖的植物優選是蔥屬植物。
所述蔥屬植物優選是蒜。
附圖的簡要說明
圖1是蒜的鱗莖的截面示意圖。
實施本發明的最佳方式
(a)可應用的植物
本發明用在形成鱗莖、具有營養葉或球根的植物。這樣的植物包括百合、水仙、郁金香等,最優選是蔥屬植物,尤其是蒜。
(b)外植體的制備
作為外植體,本發明使用營養葉基部。從鱗莖或球根摘取營養葉基部的方法包括,例如,用對植物細胞無直接作用的殺菌劑如次氯酸鈉、苯扎氯銨和乙醇等將切成合適大小的鱗莖或球根滅菌,用無菌水適當清洗它們,從其去除貯藏葉以暴露營養葉基部,去除營養葉上部和苗端以后,將剩余的營養葉基部切成合適大小,例如約1-3毫米,將其進行培養(日本未審查的專利公開6-197650)。大蒜鱗莖中的營養葉基部的位置如圖1所示。
(c)所用的培養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湧永制藥株式會社,未經湧永制藥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80928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在井中部署電動抽流器系統的方法
- 下一篇:邊沿襯條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