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使用合成抗原檢測梅毒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00808540.4 | 申請日: | 2000-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353815A | 公開(公告)日: | 2002-06-12 |
| 發明(設計)人: | 維多利亞·波普;阿諾德·R·卡斯特羅;威廉·E·莫里爾 | 申請(專利權)人: | 美國政府健康及人類服務部 |
| 主分類號: | G01N33/571 | 分類號: | G01N33/571;G01N33/92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丁業平,王維玉 |
| 地址: | 美國佐***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使用 合成 抗原 檢測 梅毒 方法 | ||
本發明是由一個美國政府機構即“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完成的。
發明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領域,更具體而言,涉及檢測、診斷和監測梅毒治療的組合物和方法。特別是,本發明涉及合成的心磷脂和卵磷脂抗原組合物及其在免疫測定中的應用。
發明背景
梅毒是一種由梅毒密螺旋體(Treponema?pallidum)細菌引起的性傳播疾病(STD)。在全世界每年報導有超過100000個成人梅毒病例。該病還可經先天傳播,每年使3000或更多的嬰兒受到感染。當在疫病的早期沒有進行抗生素治療時,疾病會蔓延至全身,常常導致器官不可逆轉性損傷、精神病、失明或死亡。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在全世界的傳播大大增加了梅毒作為健康問題的嚴重性,因為在梅毒感染早期產生的生殖器潰瘍將促進HIV的性傳播。
梅毒的進程分為以下階段;初期、二期、潛伏期、神經梅毒期和三期(晚期)。被感染個體在前兩個階段中可傳染其他人。當細菌從被感染個體的潰瘍處蔓延到性伴侶的生殖器區域、嘴或者肛門的皮膚或粘膜時,傳播就發生了。梅毒密螺旋體生物體還可穿過身體其他部位的破損的皮膚。在三期梅毒和神經梅毒期,細菌感染不是傳染性的,但所述生物體向器官、組織和腦中的侵入導致致命的后果,例如嚴重的心血管異常或神經疾病。
在孕婦受到感染且未接受治療的前四年中,可發生垂直的或經胎盤的梅毒感染。盡管對母親進行充分治療通常將預防先天性梅毒,但是據報道在子宮中接觸過梅毒密螺旋體的人類胎兒中仍有約25%死產。一些患有先天性梅毒的嬰兒在出生時表現出癥狀,但大多數在分娩(partum)后2-3個月時發展出癥狀。這些癥狀包括皮膚瘡、皮疹、發熱、肝脾腫大、黃疸、貧血和各種畸形。當被感染嬰兒成年時,他們可能發展出晚期梅毒癥狀,包括對骨、牙、眼、耳和腦的不可逆性損傷。
初期梅毒的最初癥狀是潰瘍或下疳。在接觸后10天至3個月內出現下疳,常常在與被感染性伴侶的潰瘍相接觸的身體部位上發現下疳,這些部位例如為陰莖、外陰、陰道、子宮頸、直腸、舌或唇。由于下疳持續僅數周且可能是無痛的或發生在體內,因此它可能不被注意。在接受或不接受治療的情況下,下疳消失。在未接受治療的個體中,在初期損害出現后約9周時將出現二期癥狀。
二期梅毒常常以皮疹為標志,其特征在于約美分大小的褐色瘡。由于在這些瘡中存在活性細菌,因此在這一階段任何與被感染個體破損皮膚間性或非性的直接接觸可能使感染蔓延。其他癥狀包括輕微的發熱、疲勞、頭痛、喉痛、片狀脫發和淋巴腺腫大。這些癥狀可能是輕微的,并且象初期梅毒的下疳一樣將在接受或未接受治療的情況下消失。如果未接受治療,被感染個體隨后進入潛伏期。
潛伏梅毒的特征在于沒有臨床病征或腦脊液(CSF)的異常表現,但血清學試驗結果為陽性。早期潛伏梅毒在感染1年內出現,其可以潛在地傳播并可能復發,而晚期潛伏梅毒與對抗復發的免疫力和對再次感染的抗性相關。
在梅毒感染的早期,細菌可侵入神經系統。如果不接受治療,就可能發展成神經梅毒。所述疾病進展到神經梅毒可能需要20年,并且一些患有神經梅毒的個體沒有發展出可識別的癥狀,這導致很難進行診斷。那些存在癥狀的個體可能抱怨伴有頭痛、頸強直或發熱,這些都是由腦內層(lining)的炎癥引起的。神經梅毒患者還可能受到中風的侵襲,伴有中風的癥狀如麻木、虛弱或視覺問題。
盡管在未能接受治療的被梅毒密螺旋體感染的個體中約有三分之二將不會遭受更進一步的疾病后果,但約三分之一的未受治潛伏梅毒患者發展出晚期或者說三期梅毒的并發癥。在梅毒三期,細菌損傷心臟、眼、腦、神經系統、骨、關節或者身體的任何其他部分。梅毒的三期可持續數年或甚至數十年。晚期梅毒一般導致心血管疾病、精神病、失明或甚至死亡。
鑒于梅毒感染有時產生嚴重的和致命的后果,以及存在傳播和感染HIV的危險,因此所述感染的特異性的早期診斷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由于其早期癥狀與其他許多疾病相似,梅毒有時被稱作“大模仿者”。因此,醫生通常不僅僅依賴于梅毒病征和癥狀的識別,還要依賴包括對梅毒細菌顯微鏡鑒別的臨床試驗的結果以及針對生物樣品中梅毒感染現象的分析試驗的結果。
通過顯微鏡鑒別細菌來診斷梅毒通常如下進行。從潰瘍或下疳表面剝離樣品,在特殊的“暗視野”顯微鏡下觀察,以檢測生物體。暗視野顯微鏡檢術需要相當多的技巧且容易判斷錯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美國政府健康及人類服務部,未經美國政府健康及人類服務部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80854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