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次性喉部掩罩換氣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00807864.5 | 申請日: | 2000-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351509A | 公開(公告)日: | 2002-05-29 |
| 發明(設計)人: | 阿奇巴爾德·伊恩·杰里米·布雷恩 | 申請(專利權)人: | 阿奇巴爾德·伊恩·杰里米·布雷恩 |
| 主分類號: | A61M16/04 | 分類號: | A61M16/04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張祖昌 |
| 地址: | 英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次性 喉部 換氣 裝置 | ||
本發明的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喉部掩罩換氣裝置(a?laryngeal?mask?airwaydevice)。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降低了成本的喉部掩罩,改進了幾何結構的喉部掩罩,以及以較低成本組配這種掩罩的方法。
本發明的背景技術
喉部掩罩換氣裝置(LMA)是用于在失去知覺的病人體內形成換氣通道的一種公知裝置。LMAs已經被使用了大約十二年,并且提供了一種用于更為公知的老式氣管插管(endotracheal?tube)的可選擇替代品。至少有七十年的歷史,包括有一根細長導管并且在該導管的遠端部帶有一個可充氣氣囊的氣管插管,被用來在失去知覺的病人體內形成換氣通道。在使用過程中,氣管插管的遠端部經過病人的口腔而被插入,穿過病人的喉部入口(laryngeal?inlet)(或者會厭口),進入到病人的氣管內。一旦插入到位,氣囊將被充氣,以便與氣管的內粘膜(interior?lining)形成一個密封部。待這個密封部形成之后,向導管的近端部施加正向壓力,為病人的肺部進行換氣。另外,氣囊與氣管內粘膜之間的密封部還能夠防止肺部吸氣(比如,該密封部能夠防止從胃中反吐出的物質被吸入病人的肺部中)。
雖然氣管插管已經取得非常大的成功,但是仍然困擾于若干個主要缺陷。氣管插管的首要缺陷是難以正確地將導管插入。將氣管插管插入到病人體內是一項需要較高熟練程度的操作。另外,即使對于熟練的專業醫師來說,將氣管插管插入到病人體內有時也會比較困難或者無法實現。在某些情況下,由于無法足夠快地在病人體內形成一條換氣通道,所以插入氣管插管的困難度會悲慘地導致病人死亡。
除了這個首要缺陷之外,氣管插管還具有其它一些缺點。比如,將一根氣管插管插入病人體內通常會使得病人遭受嚴重的“喉痛”之苦。“喉痛”主要是由于導管與病人杓狀軟骨之間的缺口(notch)發生摩擦而造成的。另外一個缺點在于在將氣管插管插入到病人體內時,病人無法有效地咳嗽。氣管插管的再一個問題在于將它們插入病人體內的方式。將一根氣管插管插入到病人體內通常需要病人的頭部和頸部進行轉動,而且還需要病人的上下顎用力張開。這些必需的轉動使得難以或者不便于將一根氣管插管插入到可能是頸部遭受損失的病人體內。還有一個缺點在于氣管插管所形成的換氣通道相對較小或較為狹窄。由于導管的遠端部必需足夠小以配合在氣管中,所以換氣通道的尺寸必然相對較為狹窄。
與氣管插管相反,將一個LMA插入到病人體內從而形成一條換氣通道則相對較為容易。另外,LMA是一種“仁慈”的裝置,即使在沒有被正確地插入的情況下,其仍然能夠形成一條換氣通道。因此,LMA通常被看作是一種“救生”裝置。還有,LMA可以僅通過使得病人的頭部、頸部和上下顎相對較小地進行轉動而插入到病人體內。再有,LMA可以在無需與氣管中的敏感內粘膜發生接觸的條件下為病人的肺部進行換氣,并且由LMA形成的換氣通道的尺寸通常明顯大于利用氣管插管形成的換氣通道的尺寸。此外,與氣管插管插入相同深度的LMA不會妨礙病人進行咳嗽。主要是由于這些優點,所以LMA在過去的十二年中得以迅速普及。
附圖1示出了一個現有LMA100的透視圖,而附圖2則圖示出了一個已經被插入到病人體內的LMA100。諸如LMA100這樣的LMAs在美國專利No.4509514中進行了示例性描述。LMA100包括有一個可撓曲的圓柱狀導管110和一個掩罩部分130。導管110從一個近端部112延伸至一個遠端部114,并且掩罩部分130被聯結在導管的遠端部114上。掩罩部分130包括有一個近端部132和一個總體上呈橢圓形的可充氣套箍134(cuff)。掩罩部分130還形成有一個從近端部132延伸至套箍134的一個敞口端部136中的中心通道。導管110的遠端部114被嵌套在掩罩部分130的近端部132中,并且LMA100形成了一條從導管的近端部112延伸至套箍134的敞口端部136中的封閉式連續換氣通道。LMA100還包括有一個充氣導管138,用于選擇性地對套箍134進行充氣和放氣。
在工作過程中,首先將套箍134中的空氣排出,隨后通過病人的口腔將掩罩部分130插入到病人的咽部中。掩罩部分130最好被定位成能夠使得套箍134的末端140坐靠在病人中通常處于閉合狀態的食道上,并且能夠使得套箍134的敞口端部136與病人的氣管入口(即病人的會厭口)相對準。待掩罩部分被插入定位之后,對套箍進行充氣從而環繞病人的會厭口形成一個密封部,并且形成一條從導管110的近端部112延伸至病人氣管中的密閉換氣通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阿奇巴爾德·伊恩·杰里米·布雷恩,未經阿奇巴爾德·伊恩·杰里米·布雷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80786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