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囊及氣囊的展開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00804085.0 | 申請日: | 2000-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341062A | 公開(公告)日: | 2002-03-20 |
| 發明(設計)人: | 英弗·哈蘭德;斯蒂勒·安德森;迪克·埃里克森;本格特·皮普克恩;約根·珀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奧托利夫發展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21/16 | 分類號: | B60R21/16;B60R21/2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彥斌 |
| 地址: | 瑞典沃***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囊 展開 方法 | ||
1.一種機動車氣囊裝置,用以在發生事故時保護車輛的乘坐者,所述裝置包括氣囊,氣囊最初保持在一個位于要保護的乘坐者上方的位置上的凹陷內,氣囊與氣體發生器裝置和傳感器相聯結,氣體發生器裝置用以提供氣體以便對充氣部件進行充氣,而傳感器適于感知事故,并啟動氣體發生器裝置,用以至少對氣囊的主要充氣部分進行充氣,氣囊適用在充氣時被展開,并以其主要充氣部分位于車輛乘坐者的前面,存在這樣的裝置,在最初時它將氣囊的主要充氣部分連接至凹陷上,該裝置適用于在氣囊充氣時,將氣囊的主要充氣部分從凹陷中脫出,從而氣囊的所述主要充氣部分自由地脫出凹陷,向下運動,變成與凹陷相分離。
2.根據權利要求1的氣囊裝置,其特征在于,將氣囊連接至凹陷的裝置適用于在一個超過預定大小的力作用至氣囊上時,將氣囊從凹陷中松出。
3.根據權利要求2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氣囊緊固至包括有連接裝置的易碎裝置上,它適用于破裂以便松脫氣囊。
4.根據權利要求2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將氣囊連接至凹陷上的裝置包括若干位于氣囊的上部的環,每一環穿過一個孔,該孔形成于松脫缸體中,該松脫缸體適用于破裂,以便松脫環,從而松脫氣囊的上部。
5.根據權利要求4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松脫缸體設置有機械強度薄弱的線,該線緊鄰所述孔,該松脫缸體適用于機械強度薄弱線處破裂,以便松脫環。
6.根據權利要求2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連接裝置包括可破裂的帶。
7.根據權利要求1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連接裝置是一種這樣的裝置,它可根據傳感器給出的信號而松脫,傳感器感知事故。
8.根據權利要求7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連接裝置可通過信號彈炸藥的啟動而松脫。
9.根據權利要求8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信號彈炸藥驅動活塞,活塞的運動引起連接裝置的松脫。
10.一種機動車氣囊裝置,用以保護車輛的乘坐者,假如發生事故的話,所述裝置包括氣囊,氣囊最初保持在一個位于要保護的乘坐者上方的位置上的凹陷內,氣囊與氣體發生器裝置和傳感器相聯結,氣體發生器裝置用以提供氣體以便對充氣部件進行充氣,而傳感器適于感知事故,并啟動氣體發生器裝置用以至少對氣囊的主要充氣部分進行充氣,氣囊適用于在充氣時被展開,并以其主要充氣部分位于車輛乘坐者的前面,存在這樣的裝置,在最初時,它將氣囊的主要充氣部分保持在凹陷內,該裝置適用于在氣囊充氣時,將氣囊的主要充氣部分從凹陷中脫出,從而氣囊的所述主要充氣部分自由地脫出凹陷,向下運動,變成與凹陷相分離。
11.根據權利要求10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將氣囊保持在凹陷內的裝置包括擋板,它在最初時關閉著凹陷,擋板適用于在氣囊充氣時打開,以便在氣囊充氣期間,松脫氣囊。
12.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權利要求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氣囊至少設置有一條帶,該帶從氣囊的一個橫向側伸展至一個錨定點,該錨定點位于乘坐者的后上方。
13.根據權利要求12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設置了兩條所述的帶,每條帶從氣囊的相應橫向側向外伸展。
14.根據權利要求12或13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每條帶均基本為三角形形狀,帶的緊固至氣囊上的端部寬于帶連接至錨定點的端部。
15.根據權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權利要求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條帶至少包含一個可充氣小室。
16.根據權利要求15的裝置,即直接或簡接從屬于權利要求13,其特征在于,兩條帶子均至少設置有一個可充氣小室。
17.根據權利要求15或16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當充氣時,在其中的每條帶中的每個小室均具有圓柱形形狀,小室的軸線與帶的軸線相交。
18.根據權利要求16或17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其中的每條帶中均有若干小室。
19.根據權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權利要求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每條帶均包含氣體管道,用以向其中的每一小室輸送氣體,氣體管道將氣體從氣體發生器輸送至氣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奧托利夫發展公司,未經奧托利夫發展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80408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