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耐熱合金絲有效
| 申請號: | 00803210.6 | 申請日: | 2000-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479C | 公開(公告)日: | 2003-02-12 |
| 發明(設計)人: | 泉田寬;河部望;松本斷;山尾憲人;村井照幸 | 申請(專利權)人: | 住友電氣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22C19/05 | 分類號: | C22C19/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范明娥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耐熱 合金絲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Ni基或Ni-Co基的耐熱合金絲,它具有γ相(奧氏體)金屬組織,主要用于要求必須具有耐熱性質的各種部件用的彈簧材料,例如發動機部件、核電站部件、和內燃機部件。
背景技術
作為用在汽車發動機排氣系統中的彈簧材料,通常將奧氏體不銹鋼用作耐熱鋼,如,SUS?304,SUS?316,或SUS?631J1,已被用于常溫到350℃的運行溫度范圍內。Ni基耐熱合金,如Inconel×750或Inconel?718(商標名稱)已被用作超過400℃高溫的部件材料。
最近,作為對環境保護的方法,要求更嚴格控制汽車尾氣的排放。這種要求促進了一種趨勢,為了提高發動機和催化劑的效率,要提高排氣系統的溫度。結果,至今,通常在約600℃使用的彈簧的運行溫度已提高到約650℃,在這種情況下,甚至Ni基耐熱合金,如Inconel×750或Inconel?718,在耐熱性質上都是不夠的,特別是高溫下的抗彈力減弱性,該性質是耐熱彈簧所必要。
在這種情況下,考慮到Ni-Co基耐熱合金,如Waspaloy和Udimet?700(商標名稱),到目前為止,作為合金,它可用于最高溫下。然而,在高溫下,仍不能滿足優良的抗彈力減弱性的要求。
上面提到的Ni基合金和Ni-Co基合金是增強合金,其中γ′相(具有Ni3Al為基本形式的沉淀相)密集地沉淀在γ相(奧氏體相)中,起到基質的作用。必須控制基質中的組織和γ′相以改進耐熱性質。
公開的日本專利申請特公昭48-7173,為了獲得600℃以上的高溫強度,限定添加元素,如Mo、W、Al、Ti、Nb、Ta和V的量及比率。
另一公開的日本專利申請特公昭54-6968,為了獲得高溫強度,抗腐蝕和抗脆裂性,限定Mo和W的加入量及加入比,并限定Ti和Al的加入量及加入比。
然而,這些發明的焦點主要是利用控制沉淀相以改進耐熱性質(主要是高溫強度),而不是改進超過600℃的耐熱彈簧所要求的抗彈力減弱性。耐熱彈簧的合金絲是通過以下步驟生產的,即,熔融、淬火、軋制、鍛造、溶液熱處理、拉絲、制成彈簧,和老化熱處理。在進行上述過程時基質(γ相)中形成晶體組織和改變晶粒直徑,對于產品的耐熱性質有明顯的影響。
鑒于以上情況,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耐熱合金絲,在600-700℃的高溫下具有極好的抗彈力減弱性,這種特性是彈簧材料所強烈要求的。通過控制Ni基或Ni-Co基耐熱合金的基質,即γ相的晶粒直徑,和通過控制γ′相[Ni3(Al,Ti,Nb,Ta)]的沉淀,可獲得極好的抗彈力減弱性。
發明公開
本發明的耐熱合金絲具有以下特征:
(a)含有0.01-0.40%重量C,5.0-25.0%重量Cr和0.2-8.0%重量Al。
(b)至少含有選自以下的一種成分:1.0-18.0%重量Mo、0.5-15.0%重量W、0.5-5.0%重量Nb、1.0-10.0%重量Ta、0.1-5.0%重量Ti、和0.001-0.05%重量B、
(c)至少含有選自以下的一種成分:3.0-20.0%重量Fe,和1.0-30.0%重量Co。
(d)剩余部分主要包括Ni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e)抗拉伸強度為1400N/mm2以上1800N/mm2以下。
(f)平均晶粒直徑以橫截面計為5μm以上50μm以下。
(g)晶粒的縱橫比(長軸/短軸比)以縱截面計為1.2-10。
本發明的合金絲主要用作彈簧材料,因此,在經過拉絲工序后,通過盤繞工序形成彈簧。考慮到盤繞工序所要求的抗拉伸強度和加工時斷裂的可能性,要求合金絲必須具有1400~1800N/mm2的抗拉伸強度。
如果以縱截面計晶粒的縱橫比,為低于1.2或高于10,則不可能在高溫下獲得足夠的抗彈力減弱性。
為了進一步改進耐熱性質,要求合金絲在經受盤繞工序前,以其橫截面計必須具有不小于10μm的平均晶粒直徑。這個下限是為了減少晶粒間界數,以使在晶粒間界產生滑動時,能減少總的位移。如果以截面計,平均晶粒直徑為50μm或更大時,則在室溫下,形成彈簧工序所要求的抗拉伸強度達不到。因此,直徑必須小于50μm。以截面計平均晶粒直徑相當上述γ相中的粒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住友電氣工業株式會社,未經住友電氣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8032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