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內踝骨折復位固定器無效
| 申請號: | 00267962.0 | 申請日: | 2000-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455210Y | 公開(公告)日: | 2001-10-24 |
| 發明(設計)人: | 劉秀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秀才 |
| 主分類號: | A61B17/56 | 分類號: | A61B17/56;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環宇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15480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踝骨 復位 固定器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骨科器械,具體地說是一種內踝骨折復位固定器。
目前,還沒有內踝骨折專用的復位固定器械,都以通用的撕脫骨折、弧形錐狀逐漸變粗無限量的復位器或巾鉗子。臨床運用中因弧形大兩錐尖進入松質骨內,兩弧形懸空無依托,不能與骨皮質、骨表面接觸,在復位固定骨塊時稍用力的同時,錐尖、錐體沒有限制地深入骨內引起骨塊、骨片脹開碎裂,給骨折固定帶來極大困難,最終因骨塊碎裂不能達到解剖對位,使關節面不平,愈后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專用的內踝骨折復位固定器,能夠解決固定器錐尖無限地進入滑塊和無依托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由鉗形的左、右兩臂構成,兩者中部用轉軸連接,左臂的前端是左直小弧彎鉤,右臂前端是右弧形彎鉤,兩個彎鉤的頂端為棱形錐尖并相對,在左右臂的末端是手握環,中段為直臂,在臨近手握環的左右直臂相對的位置各連接一個一面有齒狀的擋卡,齒面相對。
所述棱形錐尖長度為15mm。
所述的擋卡的齒面為鋸齒狀條,其方向與臂平行,構成鋸齒的一面與擋卡平面為銳角,另一面近于直角,鋸齒的直角一側面向與其連接的直臂。
由于采用上述結構,待棱形錐尖進入松質骨內,被擋卡穩固在有限的深度,左直小弧形和右弧形牢牢的與內踝骨塊皮質骨表及近端骨皮質表面貼敷、穩固、不懸空,骨折近端與內踝塊遠端固定不移,又不能脹裂,行使內固定物順利成功,保障治療質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臂示意圖。(其中a圖為主視圖,b為左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右臂示意圖。(其中a圖為主視圖,b為左視圖)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由鉗形的左右臂構成,在靠近前端的直臂1上,是轉軸5,末端是手握環2,左臂7的前端是左直小弧形彎鉤3,其端部是棱形錐尖;右臂8的前端是右弧形彎鉤4,其端部也是棱形錐尖。在左、右直臂1臨近手握環2的位置各有相對的擋卡6。
圖2示出的是左臂的示意圖。并示出了擋卡6的A向視圖,從圖中可看出擋卡面向右臂擋卡的面上有與直臂1平行方向的齒條,齒尖朝向擋卡6所連接的直臂1。
圖3是右臂的示意圖,在擋卡6的背面有與左臂的擋卡6相同的齒條面,齒尖也朝向所連接的直臂1。當左、右臂靠攏時,兩個擋卡6的齒條相對,相互滑過其鋸齒的斜面,由于齒條的作用,左、右兩臂只能是分級地靠近,每級也就是擋卡上的一個齒距,這樣就可以有節制地夾緊,可以控制夾緊的程度,而一旦夾緊到合適的程度,兩擋卡上齒條的垂直面相互卡在一起而不會松脫。
在圖3(a)中還示出了棱形錐尖的放大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秀才,未經劉秀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26796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擋肩加強型預應力混凝土軌枕
- 下一篇:帶過濾網的噴漆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