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檢查井筑路保護圈無效
| 申請號: | 00266968.4 | 申請日: | 2000-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457212Y | 公開(公告)日: | 2001-10-31 |
| 發明(設計)人: | 梁林華;李麗蘭;李麗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梁林華;李麗蘭;李麗敏 |
| 主分類號: | E02D29/14 | 分類號: | E02D29/14 |
| 代理公司: | 建設部專利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朱麗巖 |
| 地址: | 100009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檢查井 筑路 保護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市政道路鋪路過程中的配套設施。
在現有城市基礎設施道路上,各類檢查井蓋周圍都有不同程度的沉降。它的出現破壞了道路的平整性,時間再長些,檢查井蓋周圍就會形成較大的坑坎,造成過往車輛劇烈顛簸。輕者加大了機械的磨損,減少了車輛的使用壽命,甚者車輛當即就斷軸或顛覆,乃至造成車毀人亡的慘劇。再者,司機為躲閃各類檢查井周圍的坑坎,造成車禍的也時有發生。究其原因是現有的檢查井蓋直接坐在混凝土或磚石井圈上,圈口容易出現碎井口、飛井蓋、墜人、墜物問題,當瀝青筑路工作開始前,首先要將原有道路上的各類檢查井升至一定高程,鋪路常規分為兩步操作,第一次為中粒式鋪筑高程,一般為四公分;第二次為石屑面蹭鋪筑高程,一般為二至三公分。當第一次高程差存在,中粒式瀝青又未能鋪筑時,過往行駛的車輛容易造成檢查井底座部分被沖撞碎裂和損壞,當遇車速較快的車輛通過時,車論與井圈接觸的瞬間會產生一個跳躍段,此時產生的沖擊力是重力加速度,當車輪的這種沖擊力恰巧落在檢查井蓋邊沿時,井蓋往往被壓飛;鋪筑中粒式瀝青混凝土后,當為鋪筑面層石屑升高檢查井底座或安放墊塊時,要用鎬一點點將鋪在原有檢查井圈口上的瀝青混凝土刨掉。這樣一來,既費工又費時,加大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浪費了材料,降低了工效,延長了工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檢查井筑路保護圈,防止發生道路檢查井碎井口、飛井蓋、墜人、墜物、車輛顛覆、施工勞動強度大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檢查井筑路保護圈的技術方案:保護圈為圓環形,其特征在于:圓環形保護圈是鑄鐵反扣圈體,圈體上面設置起吊環和至少一個防飛起別卡,圈體底面不平,有凸起、凹坑,圈體上面設有保護螺栓孔。
上述防飛起別卡均勻設置三個,由螺栓與圈體連接。
上述起吊環設于圈體上面的凹槽內。
上述圈體上面凹槽內設有保護螺栓孔。
上述圈體邊緣上大下小,呈倒圓臺形。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鑄鐵反扣圓環形保護圈,安全、堅固、承壓,防止發生檢查井碎井口、墜人、墜物、車輛顛覆、施工勞動強度大等問題。,圈體上面的防飛起別卡,防止井蓋受沖擊飛起;圈體底面的凸起或凹坑,與井座嵌固,形成穩固的整體,使井蓋與保護圈、井座穩定配合,把檢查井引起的各種路面沉降通病徹底根除;并可提高施工工效,保證鋪路工程質量,是必不可少的筑路配套設施,適用于道路表面設置的各類煤氣、水、電、熱管路檢查井。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正面的形狀示意圖;
圖2是圖1檢查井筑路保護圈反面的示意圖。
實施例如1、2圖所示,檢查井筑路保護圈為圓環形,其圓環形保護圈是球磨鑄鐵或鑄鋼反扣圈體1;圈體邊緣上大、下小,便于鋪筑中粒式瀝青混凝土,方便將反扣圈拿出;圈體上面間隔120°設置三個防飛起別卡2,由螺栓與圈體連接;防飛起別卡2,圈體底面不平,有凸起4或凹坑3;圈體上面有設于凹槽內的起吊環5。圈體上面凹槽內設有保護螺栓孔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梁林華;李麗蘭;李麗敏,未經梁林華;李麗蘭;李麗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26696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