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快速節能紫砂陶瓷電熱鍋無效
| 申請號: | 00266501.8 | 申請日: | 2000-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456597Y | 公開(公告)日: | 2001-10-31 |
| 發明(設計)人: | 簡廣 | 申請(專利權)人: | 順德市簡氏家用電器廠 |
| 主分類號: | A47J27/086 | 分類號: | A47J27/08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318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快速 節能 紫砂 陶瓷 電熱鍋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熱炊具,特別是一種主要通過熱空氣加熱的快速節能的紫砂或陶瓷電熱鍋。
以紫砂鍋或陶瓷鍋作內膽的紫砂陶瓷類炊具,特別適于用作電飯煲、水煲、湯煲、中藥保健壺、火鍋、烤鍋、燜烤鍋等。這類炊具以其保健、衛生、防餿、免腐敗等特殊功效,以及含有對人體有益處的微量無素的優點,而倍受青睞,令人們得以遠離鋁炊具對人體的潛在禍害;減少及廢除對鋁金屬的加工和應用,對環保也是一個貢獻。
本發明人于八十年代率先研制成功并推出紫砂電飯鍋,開創了紫砂陶具在電熱鍋中的應用。隨著不斷的研究改進,陸續開發出不同結構和不同加熱方式的紫砂陶瓷電飯鍋,紫砂陶瓷類的熱膨脹系數很小,這個特性限制了電加熱方式,要么難以提高加熱功率和加熱溫度,連煮湯也難以充分沸騰,要么鍋膽很容易爆裂。本發明人設計的ZL98243138.4號“電熱鍋的電發熱裝置”是一個轉折點,懸浮敝開式的電加熱托盤,初步解決了較高的加熱溫度與紫砂陶瓷內膽易于爆裂之間的矛盾。現有的相關技術,其發熱結構一般采用發熱板底部加熱,雖可達到較高的熱效率,但受熱不均勻,在較高的溫度下,電熱板會產生變形,一方面,鍋膽的熱膨脹狀況不適應,另一方面,鍋內各部件之間會產生熱變形應力,而加熱器又是直接與鍋底接觸,無可避免的會使鍋膽爆裂,而且限溫溫度也難以準確控制。至于ZL94211811.1號專利所公開的“一種電熱陶瓷鍋”,據稱“能充分利用熱量從而節省能源”,實際上難以應用到產品上。因為這種結構的加熱方式,通過側熱反射圈與外殼的直接熱傳導,一加熱便會使外殼溫度接近于反射圈,十分燙手(及至燙傷)而難以應用作日用品,以至其加熱溫度達不到煮飯所需的最低烹調溫度。總之,解決陶瓷電炊具的受熱不均勻,易爆裂,加熱溫度難以提高,以及限溫器控制溫度不準確,過早跳閘等難題,仍然是目前沒有徹底解決的技術缺陷,這需要克服一些技術偏見,需要設計出全新的電加熱結構和加熱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加熱溫度高,內膽不爆裂,受熱均勻,限溫控制準確的快速節能的紫砂陶瓷電熱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如下措施來達到:
由上蓋1、紫砂或陶瓷鍋膽2、外殼3、及其底盤3-1,加熱裝置和限溫機構等組成一種快速節能紫砂陶瓷電熱鍋,在該鍋的外殼3的內層設置有對流散熱套4、該散熱套的側壁上開有許多散熱的百葉窗4-1和許多透氣孔4-2,在其底板上同樣開有若干個較大的通氣孔4-3,當然,為了裝置限溫器,中心應是開孔的。加熱裝置便設置在該對流散熱套的里面,它是由隔熱套5、電熱管6、和導熱板7組成一個敝開式的加熱裝置,即是將導熱板7置于隔熱套5的底板上,以其彎腳而與底板保持一定間距,并且隔熱套底板上開有若干通氣孔5-1,與對流散熱套底板上的通氣孔4-3相對應,以形成隔熱套底部及外側的空氣對流,促使熱空氣上升。而電熱管6則敝露并緊貼于導熱板7的上面,使熱量能直接傳導到導熱板上。導熱板7的中央設有環狀平面凸臺7-1。當然其環中心孔要足夠大,使位于其中心的限溫器8的邊緣與凸臺內孔邊緣在水平方向上間隙保持在2-30mm之間。而平面要足夠平整,有足夠的密封接觸面積,能與支承于其上的鍋膽2的底面緊貼,不會使隔熱套內的高溫熱空氣進入限溫機構內,影響限溫控制的準確性。由這樣設置的平臺7-1與限溫器8組成限溫機構。而平臺的高度,要使電熱管管面與鍋膽底部的垂直間距保持在5mm以上,絕不允許相互接觸,以防止鍋膽局部過熱,并保證可間接通過熱空氣來加熱鍋膽。
在將鍋膽2置入隔熱套5里面,被支承于平臺7-1上之后,隔熱套側壁與鍋膽之間的配合間隙應小于10mm,使兩者之間的空間較小,并形成一個高溫腔Ⅲ,空腔間內的空氣被電熱管直接加熱成高溫的空氣,再由這高溫的熱空氣加熱鍋膽2,既能提高加熱溫度、加速傳熱,又可使加熱均勻。該隔熱套的壁高小于或等于鍋內高度,壁面與底面的夾角β=90-135°。此外,隔熱套的中心設有其直徑大于限溫器的空孔5-2,該孔有一圈翻邊凸起5-3,以便限溫器在其中可上下浮動。
導熱板7的周邊設有一圈彎腳7-2,彎腳內的凈空高度,即導熱板底面與隔熱套底板之間的凈空距離,設置在3-30mm范圍內,在彎腳部位均勻開有若干個孔或缺口7-3,以便于形成空氣對流。凸臺7-1的過渡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α=20-90°,環狀凸臺平面一側的寬度L>5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順德市簡氏家用電器廠,未經順德市簡氏家用電器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26650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臥、立兩式通用的香具組
- 下一篇:高性能客車防火復合地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