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00263134.2 | 申請日: | 2000-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450183Y | 公開(公告)日: | 2001-09-26 |
| 發明(設計)人: | 黃志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力捷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H3/06 | 分類號: | B65H3/06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樹明 |
| 地址: | 中國***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一種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尤指一種在自動進紙大于15ppm的高速進紙下,亦能維特最初的分紙功能的分紙裝置。
隨著時代日新月異,現今的電子產品如掃描器、傳真機、影印機、印表機……等問世,以提供生活上所需的便利。而以上所述的電子產品在使用時,由于紙張進給速度慢,且一次只能置放一張紙,故損失了冗長的等待時間,因此自動送紙裝置的開發,提供了單紙張分頁及送紙,大大地改善上述電子產品使用的不便。
請參閱圖1A及圖1B所示,其是為自動送紙的實施示意圖。一進紙滾輪20其設置于紙匣12的一側,結合一傳動機構11與一帶紙滾輪10相連接,因此進紙滾輪20是與帶紙滾輪10作相同方向的旋轉。且該帶紙滾輪10可于下移至紙匣12時與一紙張13相接觸,于上移離開紙匣12時與紙張13相分離,故帶紙滾輪10下移時可帶動紙匣12內的紙張13沿帶紙滾輪10滾動的切線方向91移動至進紙滾輪20,達成自動送紙的功效。
而傳統市面上所使用的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通常為以下二種機構設計。請參閱圖2所示,進紙滾輪20下方是為一下滾輪30,二者是為適當的接觸,故進紙時由于下滾輪30的阻擋,可使進紙滾輪20只卷帶一紙張13通過此二滾輪,當無進紙時,下滾輪30隨進紙滾輪20轉動,故磨耗較小壽命較長。但由于下滾輪30需要整組的成型滾輪以提供上述的功效,故生產成本相對提高,而摩擦片的成本較為低廉且設計簡單容易控制,已為一般的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所采用。
請參閱圖3A所示,進紙滾輪20下方是為一下摩擦片機構40。該下摩擦片機構40其設有一下摩擦片41與進紙滾輪20作適當接觸,以及一彈性機構42結合于一下摩擦片底面43,以提供一垂直滾動切線方向92的彈性力。由于該進紙滾輪20材質相對于紙張13的摩擦系數是大于下摩擦片41材質相對于紙張13的摩擦系數,且下摩擦片41材質相對于紙張13的摩擦系數是大于紙張13與紙張13間的摩擦系數,故會使得進紙滾輪20若帶有一張以上的紙張13時,只帶一紙張13通過進紙滾輪20,多出的紙張13因摩擦力而停留于下摩擦片機構40,當送紙完成時,進紙滾輪20因摩擦力較大而能滾取停留于下摩擦片機構40的紙張13,如此而達成分頁進紙的功效。
請參閱圖3B所示,在進紙滾輪20不帶紙的情形下,進紙滾輪20與下摩擦片41會因摩擦而產生同一位置的一圓弧形凹陷損耗44,當圓弧形凹陷損耗44過深時,將會造成卡紙而結束下摩擦片41的壽命。而且高速進紙的情形下,損耗加快,使得下摩擦片41的壽命急速縮短,而無法提供消費者所能接受的滿意使用壽命,因此此裝置一般是使用進紙在10ppm以下,以提供消費者所能接受的滿意使用壽命。
以上二種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在生產成本以及使用壽命的考量下,皆有其不利的因素,因此有必要去發展一更完善的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種在高速進紙的情形下可降低生產成本以及增長使用壽命的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包括有:
一設置于紙匣的一側、以帶動其內的紙張沿其滾動的切線方向移動的進紙滾輪;
一側面貼近于進紙滾輪、且使紙張位于摩擦片與進紙滾輪之間的摩擦片;
結合于摩擦片的一底面、以提供一垂直于該切線方向的彈性力的第一彈性元件;其特征在于:
該摩擦片的一旁側設有一提供一相反于該切線方向的彈性力、促使摩擦片移向相反于該切線方向的第二彈性元件。
所述的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進紙滾輪是結合一傳動機構與一帶紙滾輪相連接。
所述的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帶紙滾輪于下移至紙槽時與紙張相接觸,于上移離開紙槽時與紙張相分離。
所述的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進紙滾輪是與帶紙滾輪作相同方向的旋轉。
所述的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進紙滾輪相對于紙張的摩擦系數是大于摩擦片相對于紙張的摩擦系數。
所述的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摩擦片相對于紙張的摩擦系數是大于紙張與紙張間的摩擦系數。
本實用新型的自動送紙的分紙裝置可在高速進紙的情形下降低生產成本以及增長使用壽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力捷電腦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力捷電腦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26313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方型密封電池緊固組裝結構
- 下一篇:蓄熱式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