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子鎖的驅動構造無效
| 申請號: | 00261546.0 | 申請日: | 2000-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455871Y | 公開(公告)日: | 2001-10-24 |
| 發明(設計)人: | 林振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隆五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B47/06 | 分類號: | E05B47/06;E05B49/0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壽寧,顧紅霞 |
| 地址: | 中國***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鎖 驅動 構造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子鎖的驅動構造,特別是涉及一種改良傳統式機械鎖具的驅動構造,加上電子鎖的易于操作的特性,且兼具手動方式加以啟閉鎖具的電子鎖的驅動構造。
門鎖的作用自是維護居家者的生命財產的安全,門鎖的設計是朝向易于操作使用且難以被不法分子開啟的方向發展,然觀現今普遍采用的門鎖,不論是室內門鎖或是室外大門門鎖,大部分均采用鑰匙啟閉式的機械類,此種使用鑰匙啟閉式的控制門鎖,存在許多不方便之處,所以電子鎖隨時代的日新月異而日益蓬勃發展;然而一般電子鎖使用上則常受限于電池的電力一旦中斷,即無法開啟門鎖。因此如何消除上述缺點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臺灣發明專利第087106562號(美國發明專利第5857365號)“電子操控鎖”,該專利是被適用于輔助鎖,該驅動構造為齒輪與齒條的傳動;而臺灣新型專利088218272號“一種用于電子鎖的驅動構造”,其是被適用于輔助鎖,該驅動構造為齒輪與連桿的傳動。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子鎖的驅動構造,其可結合一般機械式鎖具與電子式鎖具的優點,使其易于手動操作,并可防止電子鎖電力中斷的缺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電子鎖的驅動構造,其特征在于:其是容置于一內側鎖體中,并與一外側鎖體與一控制裝置相結合,其可以控制一鎖閂機構,該驅動構造包括:
一蓋板固定于一內側鎖體內部,具有一第一孔;
一傳動輪活裝于該內側鎖體內部,可受一傳動裝置的帶動做旋轉,該傳動輪上具有一可從第一角位置移動至第二角位置再回到第一角位置之間做圓周旋轉運動的凸部;
一可滑移元件,支承于該內側鎖體所具有的支承部,其具有可接受該傳動輪的凸部推動的兩凸條與一孔;
一驅動元件,中央具有一圓柱可活裝于該蓋板的第一孔,并于一端具有一突出部,另一端具有傳動部,該驅動元件的突出部可嚙合于該可滑移元件的孔中。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由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電子鎖的驅動構造,其中該蓋板進一步具有第二孔,可使該驅動元件的突出部滑移于該第二孔。
前述的電子鎖的驅動構造,其中該驅動元件的圓柱穿過第一孔時,可嚙合一扣環。
前述的電子鎖的驅動構造,其中該轉動輪具有一圓柱,該圓柱中具有一十字孔,該圓柱可穿過該蓋板所具有的第三孔,并可嚙合一扣環。
前述的電子鎖的驅動構造,其中該轉動元件的軸具有一通孔;可使該外側鎖體所具有的連桿穿過該鎖閂機構,該轉動輪的十字孔嚙合該轉動元件的通孔。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積極效果。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電子鎖的驅動構造,解決了已有技術中普通機械鎖和電子鎖所存在的問題,結合一般機械式鎖具與電子式鎖具的優點,使易于手動操作,并可防止電子鎖電力中斷的缺點,極大的方便了使用者。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電子鎖的驅動構造,其具體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圖1的部份元件組合立體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可滑移元件的平面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左開門驅動方式,去除蓋板后可滑移元件位于第一位置的動作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左開門驅動方式,去除蓋板后可滑移元件位于第二位置的動作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右開門驅動方式,去除蓋板后可滑移元件位于第一位置的動作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右開門驅動方式,去除蓋板后可滑移元件位于第二位置的動作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調整為左開門,該驅動元件位于第一角位置的作動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調整為右開門,該驅動元件位于第二角位置的動作圖。
請參閱圖1、圖2所示,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具體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子鎖的驅動構造,其容置于一內側鎖體3中,而與一外側鎖體12、一控制裝置1,該控制裝置是由一電子回路與晶片所組合成的電路,與電源供應裝置(圖中未示出)相結合的驅動構造,使它可以控制外側鎖體12的連桿10來驅動一鎖閂機構11以達到門扉的啟閉,所述驅動構造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隆五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東隆五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26154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