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機械動能微損耗的儲存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00261526.6 | 申請日: | 2000-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480625Y | 公開(公告)日: | 2002-03-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沂清;李娟;李海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沂清 |
| 主分類號: | F16H37/00 | 分類號: | F16H3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1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械 動能 損耗 儲存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屬于開發新能源領域,所涉及的是一種機械動能微損耗的儲存裝置,具體說是風力能源的有效利用。
在自然界中一種能量形式轉變成另一種能量形式是似空見慣的事情,但在能量形式的轉換過程中,總不是等量轉換,或多或少的轉換成不希望的第三種能量形式,例如在機械動能轉換成電能時,總有一部分機械動能因為磨擦轉變成有害的熱能散發掉,把一種能量形式長時間保存起來而不發生減少是不可能的,特別是機械動能的儲存。但是在現有技術下可以做到在保存過程中其損耗很微小。
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就是怎樣把機械動能較長時間儲存起來損耗很微小,在自然界中能量有各種表現形式,勢能、動能、電能、光能、化學能、原子能等等,若想使機械動能較長時間儲存起來損耗很微小,在需要時使用或在需要轉換成另一種能量形式時使用,對充分利用能源和節約能源有莫大的好處,例如自然界的風能時多時少,在風能多時通過風車把風能轉換成機械動能形式,輸入到機械動能儲存裝置中,微損耗較長時間的儲存起來,等待需要時再輸出來應用經濟效益是巨大的。何況風能又是一種清潔不污染環境低成本取之不盡的綠色能源。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制造一種裝置,把機械動能長時間的儲存起來而且損耗很小,等需要時輸出來應用。
這種機械動能微損耗儲存裝置,首先解決的是磨擦生熱難題,有重量的運動物體與其他物體相接觸,總會產生磨擦生熱效應,要求不產生磨擦生熱效應,只有使運動物體對被接觸的物體的正壓力為零,即運動物體“失重”;而且運動物體也不與周圍物體發生碰撞,即沒有能量交換。應用“磁懸浮軸承”可以使轉動的物體“失重”,(見本人專利“磁懸浮軸承”專利號ZL98204731.2);把整個儲能運動系統放到密封容器中,抽成真空可滿足上述不與周圍物體碰撞的條件;我們設想在真空密封容器中一條軸上等距離放置三個金屬輪子(下稱慣性輪)并被懸浮起來,再采用不接觸方式的“磁耦合”輸入方法,輸入機械動能使其高速轉動起來,而儲存一定的機械動能;而將來使用機械動能時也采用不接觸的“磁耦合”輸出辦法。在該裝置中還對稱的加上了兩個自潤滑真空機械軸承,在此僅起定位作用。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機械動能直接儲存,長時間機械動能儲存損耗甚微,而輸出來仍是機械動能;其裝置結構簡單,不易發生故障,長壽命。
本實用新型效益是明顯的:例如儲存風力能源,當風大時把風能變為機械動能儲存起來,等風仃了之后輸出來應用。
附圖說明:
圖1:實用新型原理示意圖。
圖2:磁懸浮永磁體外半圓環。
圖3:磁懸浮永磁體內圓環。
圖4:本實用新型示意全圖。
下面介紹各圖中組元名稱:
在圖1中:1、慣性輪,2、自潤滑真空機械軸承3、磁懸浮永磁體外半圓環,4、磁懸浮永磁體內圓環,5、慣性輪,6、磁懸浮永磁體外半圓環,7、慣性輪軸,8、自潤滑真空機械軸承,9、磁懸浮永磁體內圓環,10、無磁不銹鋼外殼,11、慣性輪。
圖2是圖1中磁懸浮永磁體外半圓環3的外形圖。
圖3是圖1中磁懸浮永磁體內圓環4的外形圖。
圖4,其中:12、長方形永磁體,13、長方形永磁體,14、動能輸入輪,15、輸入輪軸,16、長方形永磁體,17、長方形永磁體,18、輸出動能接收輪。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附圖1中的1、5、11是用金屬制造的同等重量薄圓柱體,稱為慣性輪,用軸7等距離聯接在一起,在三個慣性輪之間的軸7上對稱的放置了磁懸浮永磁體圓環4及9;在4及9圓環的下部放置了磁懸浮永磁體外半圓環3及6;4及9的外表面與3及6的內表面磁極性相同,因為磁極性相斥將軸7上的三個慣性輪子1、5、11懸浮起來,兩環之間有0.1厘米懸浮縫隙,為節約永磁材料,外半圓環3和6取160度,慣性輪及慣性輪軸的材料采用無磁鋼;為了整個懸浮系統的穩定性,在慣性輪1及11內側的軸7上,在對稱的位置上安裝了兩組2及8自潤滑真空機械軸承,此兩組自潤滑真空軸承僅起慣性輪系統位置固定作用,理論上不承受慣性輪的重量。為將來調測方便,在自潤滑真空機械軸承的底部安裝壓力傳感器,自潤滑軸承的上下位置可以微調,因為設計和計算總是難免有誤差的(傳感器和上下位置微調裝置在圖上未畫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沂清,未經李沂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26152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