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曲物砂光機結構(一)無效
| 申請號: | 00260122.2 | 申請日: | 2000-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454086Y | 公開(公告)日: | 2001-10-17 |
| 發明(設計)人: | 陳金水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金水 |
| 主分類號: | B24B21/16 | 分類號: | B24B21/16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成明新 |
| 地址: | 5282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曲物砂光機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系關于一種曲物砂光機結構。
由于設計觀念日新月異,現今物件表面或物體形態,多以各種不同曲度造形組合而成,此種設計觀念上的突破與變化,無疑讓消費者有更多樣化的選擇,但也沖擊制造者與加工業者,尤其是表面加工部份,以往物件表面加工乃藉物件與研磨機構間相對直線運動,即可達到預期之拋光效果,但對曲面物件而言,顯然無法透過傳統加工機進行一次雙面加工,而以一次單面加工或人工拋光作業又費進、費工,且品質不穩定,故在請求加工效率與加工品質之前提下,必需藉助他種形式之加工機進行一次雙面加工作業。
而習用曲物砂光機,主要系在機臺上設有砂帶輪且外圍套設砂布帶,并對應砂帶輪設有一帶動輪,且帶動輪與砂布帶間預留適當間距,據此工作物置于帶動輪與砂布帶間,藉帶動輪轉動時與工作物表面所產生之磨擦力帶動,而令工作物與砂布帶間形成相對運動,以達到表面拋光研磨之加工作用。
習用砂光機結構僅一砂帶輪與一帶動輪相對,所以每次僅能對工作物一側表面進行加工,另一側表面則需在前一表面拋光后再進行加工,如此加工所需時間倍增,無疑令工作效率大幅度降低,不符合經濟效益與實用所需,而有加以改良之必要,才能真正符合實際使用之需求。
本實用新型之主要目的系在提供一種立式曲物砂光機結構,主要系由機臺上設有二組帶動裝置及一組研磨裝置所組成,其中帶動裝置上預留供工作物通過之間距,乃可隨工作物厚度及曲度變化而自動調整,而研磨裝置設有相對之研磨輪,且研磨輪之間距可自動調整變化,如此工作物表面不但可達到同時雙面研磨之功效,工作物具厚度及多段曲度變化時亦可適用,符合實際使用所需。
本實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其系機臺上設有一組研磨裝置,而研磨裝置側邊設有帶動裝置,據以自動將工作物引導進入研磨裝置處,以進行拋光加工作業;該研磨裝置由一固定板上設軌道及軸桿,其中軌道上設有二塊可滑動之板塊,且各板塊一側穿設于軸桿上,并與套設在軸桿外之彈性元件一端結合,而各板塊上又固接一馬達,馬達之出力軸上接設一砂帶輪,并配合設在砂帶輪一側之調整輪,使砂帶輪與調整輪間相距預定間距,供套設砂布帶;該帶動裝置由一固定座上設有滑桿及軸桿,且滑桿上供二滑座滑動地組設,而軸桿一端穿設在其一滑座上,并使套設在軸桿外圍之彈性元件一端與該滑座結合,另一滑座則配接有一螺桿,該螺桿一端可活動地穿出固定座側邊壁面,配合適當限止元件鎖固,可調整滑座之位移量;此外,滑座頂端可設轉軸且凸出固定座,并于轉軸上方組接帶動輪,下方配接馬達,而上方帶動輪鄰側處,配設有惰輪,據以使二滑塊間可保有適當間距,且具有彈性調整變化位移之作用。
藉此,工作物在研磨裝置中可使二側表面同時進行加工作業,而且砂帶輪及帶動輪均具可自動調整變化間距、位移之功效,以適用于具厚度及多段曲度變化之工作物,符合實際使用所需。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元件分解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各裝置之對應配置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之組合外觀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之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之實施狀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之另一實施狀態示意圖。
圖號說明:
(10)機臺????????(20)研磨裝置????(21)固定板
(22)軌道????????(23)板塊????????(24)軸桿
(25)彈性元件????(26)馬達????????(27)砂帶輪
(28)調整輪??????(29)砂布帶??????(30)帶動裝置
(31)固定座??????(311)緩沖塊?????(32)滑桿
(33)軸桿????????(341)滑座???????(342)滑座
(35)彈性元件????(36)螺桿????????(37)限止元件
(381)轉軸???????(382)轉軸???????(391)帶動輪
(392)帶動軸?????(393)馬達???????(394)馬達
(395)惰輪???????(40)吸塵裝置????(41)吸口
(50)升降調整機構(60)工作物
本實用新型系關于一種曲物砂光機結構,請參閱圖1、2、3所示,系機臺(10)上設有一組研磨裝置(20),而研磨裝置(20)二側各對應設有一組帶動裝置(30),且研磨裝置(20)與一組帶動裝置(30)間可設有吸塵裝置(4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金水,未經陳金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26012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藥粉液體分離儲裝的施藥瓶
- 下一篇:輸液速度自動顯示器





